人民網
人民網>>體育>>《中國體育報》

全員皆兵 智囊團運籌帷幄
——探究“中國游泳為何‘浙’枝獨秀”之科醫篇

《中國體育報》湯怡虹 沈夢雪
2017年11月23日08:58 |
小字號

“眾人拾柴火焰高,十指抱拳禮千斤”,“浙江包游”的背后依靠的是教練員團隊、科醫保障團隊、管理團隊的通力協作,眾志成城、眾擎易舉。由十多位專家、學者組成的科醫攻關團隊,開展訓、科、醫多學科聯合攻關是浙江游泳隊勇攀世界高峰的支撐與保障。

2006年,浙江體育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學院”)正式挂牌,建成游泳館、田徑館、自行車館等多座國內一流的訓練場館。除了對運動員進行訓練、生活保障外,學院又最大限度提供科研、醫療、教學等全方位支撐,這種體制創新使訓、學、研達到“三位一體”。浙江游泳隊科研醫療保障組負責人、學院科研處處長韓照岐直言,“競技體育是個系統工程,科學訓練是整個競技體育系統中不可忽視的又一引擎。”

浙江游泳隊專門成立了包括運動生理、生化、力學、營養、醫療、心理等多學科專業人才組成的科研醫療保障團隊,科研團隊分工明確,分組工作,分別負責運動員的日常訓練技術分析、其他訓練指標數據採集分析以及運動員的營養保障、醫療后勤服務,並花巨資購入用航天材料制作的水下影像採集設備,反饋運動員訓練效果。

每天,科研人員都要整理各種各樣的運動員生理數據,為教練員的訓練安排提供基礎依據。韓照岐說,像游泳這樣的高強度訓練后的身體反應十分明顯,怎樣的訓練強度剛剛好,怎樣的訓練方式事半功倍,都可以從數據來看。

對於重點運動員,團隊會採取“一人一檔案”,為專家組和教練組提供有力依據,也讓運動員可以隨時清楚自身的競技狀態。

學院2011年起還與浙江大學醫學院共建運動損傷修復實驗室,通過科研攻關,提高運動損傷的療效。針對孫楊的肩傷,科研團隊聯合浙醫二院專家進行會診,確定傷情並採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並建議教練組適當調整訓練方式,以減輕對肩關節的磨損。傅園慧和汪順起初在泳姿上有一定缺陷,通過每日錄制訓練錄像,從事生物力學相關的科研人員與教練組一同探討,並提出相關建議,最終及時糾正泳姿,提高成績。葉詩文在體型發生變化后,游泳時的重心發生了改變,這也逃不過科醫人員的眼睛,通過反復研究訓練錄像,最終幫助運動員找回重心,減少了游泳時水的阻力。

游泳運動員訓練強度大,日常訓練的疲勞恢復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環,之前成為“世界網紅”的中式拔火罐在這裡並不稀奇,針灸、推拿更是常見。今年世錦賽上,大家還發現孫楊用上了冷療法,這在國內並不多見。帶訓教練鄭坤良介紹,隊裡專門買了儀器,設備自帶發動機、循環制冷。一般在高強度訓練后,孫楊從泳池起水,到十幾度水溫的水池中待一到兩分鐘,再跳入二十多度的泳池待一到兩分鐘,循環重復三次。這樣冷熱交替,能有效促進血液循環,加快肌肉恢復。

這些科研領域的專家,竟然還燒得一手好菜。像巴震,孫楊科醫保障團隊的核心成員之一,他跟隨隊伍東征西戰,配合教練調整運動員的機體狀態,起早貪黑,保証訓練質量。他還會煲一手好雞湯,縱使孫楊遠在大洋彼岸,依舊能享受到仿佛母親燉制的美味佳肴。

相比在台前拼搏的教練員、運動員,這些科醫保障團隊以及管理團隊,更是無名英雄。在冠軍之師誕生的歷程中,他們都是忠誠、敬業、無私的“崗哨”。他們用創新的思維、合作的手段、共享的精神,匯聚成了浙江泳軍屢創新高的絕對力量。

(責編:趙欣悅、張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