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一個健康的未來(全民賽事 全民共享)

本報記者  范佳元  陳晨曦

2018年08月11日03:5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日前,中國青少年籃球公開賽(NYBO)總決賽在江蘇蘇州落幕。整個賽季,NYBO在全國21個賽區組織了2000場比賽,共有1萬名孩子參賽,家住江蘇南京建鄴區的廖翌軒就是其中一員。廖翌軒的父親廖璽見証了兒子在球場上的成長,“通過他在比賽中表現出的團隊意識、責任感和進取心,我感受到他對籃球這項運動的熱愛。”

  從“要我練”到“我想練”

  廖翌軒才5歲零8個月,身高已經超過1米2。在廖璽看來,這個年紀和身高,是應該要去試一試打籃球的,“我和他說打籃球可以長得更高、更強壯,而且打籃球很酷”,廖璽說,“他沒有反對,但也談不上多主動。”

  去年夏天開始,廖翌軒加入了南京小飛俠籃球訓練營,他一周訓練一次,一次兩小時,從最基本的籃球動作開始,體能、步伐……按部就班。“說不上有興趣,玩一玩的心態吧。”廖璽說。

  轉變來自於廖翌軒在今年春天參加了中國青少年籃球公開賽,4分和3個籃板,是廖翌軒正式比賽的第一份技術統計數據。廖璽說:“這是他人生第一場比賽啊,參加完比賽,我覺得他的熱情被點燃了。看著他的比賽數據,我甚至比他還激動。”

  中國青少年籃球公開賽是由眾輝體育創辦,得到國家體育總局青少年體育司、中國籃球協會等聯合支持的一項面向4—18歲青少年的籃球賽事,主要特點是“每周一賽,持續全年”。目前,該賽事已經在全國21個城市展開,去年一年舉辦賽事超過1000場,參賽規模達到1萬人次。

  在得知自己可以代表“小飛俠”參加8月初在蘇州舉行的NYBO總決賽時,廖翌軒興奮得睡不著覺,他把這個消息告訴了身邊每一個人。盡管廖翌軒在隊中只是個“板凳隊員”,在比賽的第二節才有上場機會,但不妨礙他全情投入——兩罰不中難過得快要哭,球隊沒能取勝,他中午不休息練得滿頭大汗……從“要我練”到“我想練”,這次比賽經歷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現在每天廖翌軒自己都會主動練習半個小時左右的運球。

  發揮體育對孩子成長作用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對身體健康越來越重視,市場化的健身培訓機構近些年也顯著增多,總部位於北京大興區的北京新星籃球俱樂部成立於2011年,俱樂部總教練兼負責人聶華新回憶說,“那時候大興區就我們一家,現在已經有十幾家籃球培訓機構了。”

  如何將籃球技術教授給孩子們,聶華新及其教練團隊費了一番心思,“6歲以下主要是培養興趣,訓練手段以游戲為主,10歲左右主要是注意引導孩子閱讀比賽,分析並解決問題,12歲要激發孩子在場上的創造力。”聶華新積累了一套教學方法,來這裡學習籃球的孩子從第一堂課的6人增加到現在的600余人,從6歲到14歲,分了5個年齡組。此外,北京新星籃球俱樂部擁有12名教練員,其中10名擁有C級或B級籃球教練証書,一周兩次的業務培訓也是雷打不動。

  “讓體育融入教育,回歸本源”,新星籃球俱樂部宣傳板上這樣一句話令人印象深刻。聶華新介紹說,來這裡練球也不單是為了減肥、少生病、長個子,現在的家長越來越意識到體育對性格的塑造作用。“體育鍛煉有助於孩子建立自信心、提高自律性,既懂得享受勝利,也學會接受失敗,這其實是個綜合能力提升的過程。”聶華新說。

  讓籃球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優肯國際籃球俱樂部2011年創立於北京,創始人丁仁海回憶說,當時俱樂部隻有3個人,“沒有辦公的地方,租借了別人公司的兩個工位。一開始不賺錢,生源也成問題,都是朋友推薦。”

  優肯的成長軌跡也是青少年籃球的“井噴式”發展的一個寫照,如今,這家俱樂部已經有了一支超過150人的中外教練團隊,在北京、上海、天津擁有超過60個教學場館及基地,進駐北京40余所中小學進行籃球課程普及,計劃未來3年在全國開設200個教學點。

  優肯採取籃球教學、籃球賽事和國際交流相結合,還有各種主題活動,最終目的是通過籃球給孩子一個健康的生活方式,讓孩子從小喜歡籃球。丁仁海說:“我們一直把體育做成教育,體育裡面有很多東西,如團隊、溝通、交流,對青少年的性格完善有重要作用,所以我們認為體育第一是運動,第二是教育,第三是生活方式,這是我們一直倡導的。”

  中國籃協青少年委員會常務委員宋佔軍說:“中國籃協把廣泛開展全民健身作為一項重要任務。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關注點是什麼?要關注孩子。讓籃球走進家庭,讓籃球成為一種生活方式,讓籃球成為學生的鍛煉手段。我們要培養的是什麼?不是現在,不是當下,而是未來。”


  《 人民日報 》( 2018年08月11日 11 版)
(責編:岳弘彬、楊磊)

關於我們

  • 人民體育微博
  • 微信公眾號
  • 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