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賽事怎樣提高人氣(體育大看台)

本報記者 季 芳 李 碩 孫龍飛

2019年11月08日07:1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核心閱讀

  打造優質、有影響力的賽事是各方共識,為本土賽事發展筑牢根基、培育沃土,也需要各方形成合力。找准賽事市場、激活大眾需求,扶持辦賽主體、開拓盈利模式,培養運動習慣、涵養體育文化,本土賽事的土壤和根基才能越來越厚實。

  

  民間創辦的中國國際高山定點滑雪賽日前邁上發展的新台階:以“2019中芬冬季運動年”為契機,賽事將從今年開始增設芬蘭站,將辦賽創意與模式向海外布局,展現出中國本土賽事的發展活力與潛力。

  近些年,隨著相關政策逐步落地,產業環境不斷向好,國內本土賽事進入了快速成長期,也在破解一些“成長的煩惱”。打造優質、有影響力的賽事是各方共識,為本土賽事發展筑牢根基、培育沃土,也需要各方形成合力。

  找准定位

  中國國際高山定點滑雪賽的創辦,源於雪友的熱愛,如今已成為國內滑雪愛好者中最具人氣的賽事之一。在賽事承辦方、華體動勢體育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鵬看來,北京冬奧會的成功申辦,推動著國內滑雪人數激增,賽事也正是瞄准了大眾日益增長的運動需求,“滑雪賽事要打造成像馬拉鬆一樣具有包容性的賽事,既有國際一流水平的選手參加,也要為業余愛好者提供參與機會。”

  找准市場、激活需求,是這類原創性賽事“圈粉”的基礎。過去幾年,國內本土賽事經過了從“井噴”到“洗牌”的過程。2018年年底,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競賽表演產業的指導意見》,提出支持自主知識產權賽事的發展和成長。打造有中國本土特色且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品牌賽事,成為發力方向。

  清華大學體育產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王雪莉認為,競賽表演業是體育產業的核心驅動力之一,要打造出好的品牌賽事,需要政府支持、專業化團隊運營及長時間的培育。比如,已進入第十四個年頭的環海南島國際公路自行車賽,現在是海南體育的“金字招牌”。以自行車賽事作為發力點,既是因地制宜辦賽,也突出了賽事的定位與特色。

  也要看到,本土賽事的發展路徑因項目、地域、人群等因素的不同具有較大差異。相比中超和CBA(中國男籃職業聯賽),中國排球超級聯賽在賽事影響力、商業開發等方面略顯遜色。這個賽季,中國排球超級聯賽因朱婷的回歸而熱度倍增,如何借此機會吸引更多關注,讓賽事更具商業價值,成為賽事謀求未來發展的關鍵。

  整合資源

  日前,2019年上海城市業余聯賽劍道總決賽在上海兆豐廣場結束。經過兩年打造,上海城市業余聯賽已成為申城體育品牌,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群眾賽事體系。

  利好政策發揮杠杆效應,助推本土賽事發展。2014年10月,國務院頒布《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 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打破了制度壁壘,將體育賽事向市場開放,為社會力量辦賽鬆綁。新形勢下,政府、協會、社會等多方力量應如何合作?上海城市業余聯賽給出了一種思路:體育部門將辦賽權“下放”,在做好監督和服務的同時,大力支持協會、企業共同參與,激發出市場活力,也扶持出一批優質的辦賽主體。

  “體育賽事的價值是超越體育本身的。”北京大學國家體育產業研究基地副主任何文義說。以本土賽事類別做區分,職業聯賽屬於“看的經濟”,收益主要來自廣告、媒體版權、門票等,業余賽事拉動的則是“玩的經濟”,重在參與者的體驗。無論何種類別,其運營推廣及背后產業鏈的開發目前還存在著缺口,一旦悉心開掘,潛力無限。

  在何文義看來,目前本土賽事的盈利模式比較單一,主要是贊助商、票務、廣告等。體育比賽獲得商業贊助的可能性取決於賽事影響力、媒體轉播、觀看和參與人數等因素,但相當一部分本土賽事在這些方面的數據並不樂觀。

  張鵬說:“本土賽事要發展一定要考慮商業因素,這需要觀念上的變化,讓參與各方都清楚自己的角色、明晰責權利,賽事才能走得遠。”

  培育土壤

  據統計,2018年全國舉辦的馬拉鬆相關賽事達到1500余場,參賽人次超過580萬。相比5年前,賽事數量增長約40倍。

  飛速增長的背后,是路跑參與人數的激增和大眾運動需求的釋放。一大批創意豐富、形式各異的跑步賽事涌現出來,以業余愛好者為參與主體,構成了層次多樣、覆蓋縱深的賽事體系。

  在王雪莉看來,本土賽事的蓬勃開展,需要以老百姓運動習慣的養成為基礎,而賽事也將反過來進一步提升大眾的運動熱情。

  近年來,CBA一直著眼於促進聯賽融入城市文化,為球迷參與提供便利,在擦亮聯賽品牌的同時,也在深耕中國籃球發展的土壤。今年的新賽季開始前,CBA推出一系列新舉措:升級榮譽體系,強化主場氛圍,打造官方球迷社區,加強與球迷互動……深挖文化價值方面的用心處處可見。

  文化歸屬感,是本土賽事發展的深層動力。根植於傳統文化的龍舟賽事已經在民間擁有了不小影響力。同舟共濟的團隊精神、百舸爭先的競賽場面以及源遠流長的人文色彩,讓龍舟賽事發展特色鮮明且充滿活力。

  何文義認為,本土賽事要特別重視發展的土壤和根基,“政府要多做基礎性工作,比如建設適合大眾使用的體育場地設施,支持舉辦多元化賽事等,降低老百姓參與運動的門檻。”

  繁榮的本土賽事體系,應建立在深厚的社會體育文化基礎之上。這需要各方持續發力。“體育賽事是產品,也是一種文化和社會現象。”王雪莉說,“中國的體育文化正在形成,將成為帶動體育產業發展、壯大本土賽事的關鍵所在。”


  《 人民日報 》( 2019年11月08日 12 版)

(責編:李楓、張帆)

關於我們

  • 人民體育微博
  • 微信公眾號
  • 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