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馬”齊奔 中國馬拉鬆賽事回暖

本報記者 劉 峣

2020年12月02日08:4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參賽選手在上海馬拉鬆比賽中。
  新華社發

  11月29日,參賽選手在重慶半程馬拉鬆比賽中。
  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攝

  “上海馬拉鬆,我跑出了PB(個人最好成績)!冬天雖然到了,但馬拉鬆的春天回來了。”11月29日,剛剛完賽的北京跑者朱霖在朋友圈晒出了自己的獎牌和照片。經歷了疫情期間的蟄伏,再度穿上跑鞋、站上賽場——對很多馬拉鬆愛好者來說,這是最幸福的時刻。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馬拉鬆賽事在中國陸續重啟。29日當天,上海、南京、成都三城同時舉辦高級別馬拉鬆賽事,近3萬名跑者參與其中。而在重慶、昆明、杭州等地,多場路跑賽事同樣吸引了眾多好手。

 

  吹響集結號

  受疫情影響,近年來蓬勃發展的中國馬拉鬆產業按下了暫停鍵。賽事的停擺,讓馬拉鬆產業遭遇嚴峻挑戰。數據顯示,僅今年上半年就有50余場中國境內馬拉鬆賽事延期、取消或改為線上舉辦。原本計劃舉行的各類世界田聯標牌路跑賽事,隻有年初的廈門馬拉鬆正常開賽。

  隨著中國疫情防控態勢向好,以馬拉鬆為代表的群眾體育賽事相繼恢復,中國民眾的奔跑熱情逐步釋放。此次上海、成都和南京三場重磅賽事同時開啟,更是為馬拉鬆賽事吹響了集結號——

  今年是上海馬拉鬆25周年,也是該項賽事獲評世界田聯白金標賽事的第一年。上馬的順利開賽,使其成為今年全球正常舉辦的唯一白金標賽事。

  作為中國田協金牌賽事,本屆南京馬拉鬆還承擔著奧運會達標賽的重任,共吸引了近200名國內頂尖專業運動員參賽。

  2019年,成都馬拉鬆被列為世界馬拉鬆大滿貫聯盟候選賽事,有望加入波士頓馬拉鬆、倫敦馬拉鬆、柏林馬拉鬆、東京馬拉鬆等世界知名大賽的賽事“家族”。今年的成馬,也是大運會舉辦地成都建設賽事名城的重要一環。

  因疫情防控需要,今年三地的馬拉鬆賽事僅保留了全馬項目,但跑者的熱情仍不可阻擋。上海馬拉鬆預報名人數突破12萬,最終僅有9000名幸運兒得到了參賽機會。南京馬拉鬆和成都馬拉鬆參賽人數均達到1萬。

  中國疫情防控的成果,讓賽事組織者充滿了信心。成都市體育局副局長盛鋼表示,2021成馬賽事的規模將達3.5萬人。其中,全程馬拉鬆參賽人數2.5萬人。

  好成績頻出

  疫情防控是馬拉鬆賽事組織的關鍵。今年的上馬制定了細致的防疫措施:所有參賽者和一線工作人員(急救跑者、志願者等)都需提交核酸檢測報告﹔為降低賽事風險,起跑發槍由一槍調整為三槍起跑,每槍3000人﹔比賽路線相較往年有多處優化,滿足不同時間段保持安全距離的防疫要求﹔起終點和賽道沿線不設觀賽席,不允許現場聚集圍觀、賽道私補……

  在“黑科技”的助力下,馬拉鬆賽事的回歸更加有序和安全。

  不久前舉行的杭州馬拉鬆賽上,可視化指揮系統的應用成為比賽順利進行的好幫手——10個360度監控攝像球無死角捕捉賽道動態﹔80名配備AED設備的急救人員全部攜帶有衛星定位和攝像功能的執法儀﹔埋在計時毯裡的芯片從5公裡間隔減小到2.5公裡……醫療救護與賽道的可視化實時數據,讓賽事組織者、跑者乃至參賽者家屬和觀眾,都可以實時了解到賽道和選手的身體及比賽狀況。

  盡管起點線不像往日一般人聲鼎沸,沿途也少了觀眾的加油助威,但在細致入微的防控措施和技術助力下,各地重啟的馬拉鬆賽事都涌現出很多好成績。除了像朱霖這樣的業余跑者頻頻創造PB之外,很多專業跑者也刷新了自己的紀錄。

  南京馬拉鬆賽上,男女組前4名均達到了東京奧運會參賽標准。其中男子組前4名選手均跑進2小時10分,這是歷史上首次有超過3名中國選手在一場比賽中打破2小時10分大關。最終奪冠的彭建華以2小時8分50秒的成績,位列中國選手歷史第三。

  成都馬拉鬆賽中,一對“夫妻檔”登上了領獎台。名將丁常琴奪得女子組冠軍,而她的丈夫關思楊則收獲男子組亞軍。

  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大眾跑者專業等級逐年提高。中國田協副主席田曉君表示,目前世界大賽的選拔環節已不設門檻,無論是專業選手、俱樂部選手還是大眾選手,大家在同一場賽事中競爭,一個標准來選拔,誰跑到前面誰入選。希望通過選拔賽制的改革促進項目水平的整體提高。

  傳遞城市溫度

  甜水面、火鍋粉、豆腐腦、缽缽雞……在成都馬拉鬆賽上,富有當地特色的賽道補給在社交網絡上引發熱議,參賽選手在賽場邊大快朵頤的場景,讓很多未能“中簽”的跑者垂涎不已。

  馬拉鬆賽事是城市的代言,也是感受一座城市溫度的最好方式。馬拉鬆賽事回暖,也帶動了城市活力的升溫。

  隨著冬季的來臨,馬拉鬆賽事的中心將持續“南下”。其中,金標賽事廣州馬拉鬆“定檔”12月13日,全馬參賽人數“不縮水”,2萬人的名額與去年持平。廈門馬拉鬆將於明年1月3日舉行,為新一年的馬拉鬆賽事拉開帷幕。

  馬拉鬆賽事雖然回暖,但不會“過熱”。中國田徑協會副秘書長水濤近日表示,馬拉鬆具有高聚集、流動性大的特點,賽事復工復產必須謹慎,應適當控制規模,盡量不開展國際性賽事,同時鼓勵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

  此次疫情期間,馬拉鬆從跑道飛向“雲端”,形式多樣的線上比賽緩解了不少跑者的焦慮。截至10月初,國內線上馬拉鬆活動達到368次,參與線上跑步的人群達到5200萬人次。

(責編:歐興榮、胡雪蓉)

關於我們

  • 人民體育微博
  • 微信公眾號
  • 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