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新聞發布會舉行

2021年02月03日16:48  來源:人民網-體育頻道
 

人民網北京2月3日電(記者王霞光)2月2日下午,第十二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第二屆全國體育科技創新大賽新聞發布會以視頻連線的形式在北京、濟南、日照三地同時召開。

據悉,第十二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定於2021年10月在山東省日照市舉行,大會主題:“科技賦能體育·創新驅動融合”,預計2500余名代表參會。大會同期舉辦以“科技創新助力體育強國建設”為主題的第二屆全國體育科技創新大賽。

中國體育科學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所長馮連世,中國體育科學學會副理事長、新聞發言人祝莉,中國體育科學學會常務理事、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副所長楊杰,山東省體育局副局長張柄臣,山東體育學院院長毛德偉,山東體育學院副院長毛莉虹,山東體育學院正廳級調研員任運河,山東體育科學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山東省體育局科教宣傳處處長許鐵軍,日照市政府辦副主任王海波等領導出席了發布會。發布會由中國體育科學學會常務理事楊杰主持。

全國體育科學大會是由中國體育科學學會主辦的國內最高規格、最高水平、最高層次、最大規模、最具權威性、廣泛性和影響力的綜合性體育學術會議,是全國體育科技工作者展示最新體育科研成果、科技成果和交流科技信息的盛會。

發布會上,馮連世宣讀了第十二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由山東省體育局、山東省日照市人民政府、山東體育學院和山東體育科學學會共同承辦的決定,宣讀了第二屆全國體育科技創新大賽由山東體育學院承辦的決定。

毛德偉介紹了第十二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第二屆全國體育創新大賽籌備委員會成立及籌備工作情況。毛莉虹介紹了第十二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整體工作方案,大會將邀請體育與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做大會報告﹔設立80場左右的專題報告會,涵蓋體育學科全領域,同時也將高度關聯醫學、健康、旅游、信息等領域﹔設立國際學術論壇,將根據疫情防控的形勢,採取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進行﹔設立電子牆報展示會場,牆報交流論文作者將在會場與專家學者和參會代表面對面進行學術研討與交流﹔設立熱點沙龍,就今年體育科技的熱點問題進行研討與交流。

大會舉辦展覽展示會,包括體育科技成果與產品展覽展示,體育科技圖書、期刊展覽展示,體育科技人才交流洽談等3個會場,將為政府、高校、企業、科研單位、出版社、學術雜志、科技人才,提供全方位、多領域的展示和交流機會。

任運河介紹了第二屆全國體育科技創新大賽整體工作方案。大賽設特等獎(最高獎)1項,三個組別各設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和優秀獎若干,另設優秀組織獎1-2項。值得一提的是,全國體育科技創新大賽官網將設立網上“永久展廳”,歷屆大賽獲獎作品將直接進入“永久展廳”,實現永久展示,打造全國體育科技創新項目永不落幕的展廳。

王海波在致辭中表示,全國體育科學大會和全國體育科技創新大賽兩項高規格的賽會在日照舉辦,充分體現了國家體育總局、中國體育科學學會和山東省體育局對日照體育科技工作的肯定與支持,將聯合山東省體育局、山東體育學院,以一流設施、一流組織、一流服務,為大會提供優質保障,並加強交流與合作,把本次賽會辦成高水平、高層次、高效益的體育科學盛宴,為體育強國、科技強國貢獻“日照力量”。

張柄臣代表山東省體育局和山東體育科學學會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山東體育、對山東體育科技的關心和支持。山東省體育局作為承辦方之一,將密切聯系山東體育學院和日照市有關部門,全力以赴做好服務保障工作,充分展現山東奮進新時代的良好精神風貌,努力辦出一屆更高水平、更高成效的大會。

發布會上,主辦單位中國體育科學學會與主要承辦單位山東體育學院簽署了第十二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委托承辦協議書。

中國體育科學學會副理事長祝莉在回答媒體記者提問時說,本屆體育科學大會與以往最大的不同是從十二科大開始,將全國體育科學大會由每4年舉辦一屆調整為每兩年舉辦一屆,以更好地適應新時代體育科技工作發展,滿足廣大體育科技工作者的需求,激發廣大體育科技工作者為體育實踐進行科學研究和科技創新的熱情與智慧,保持體育學術交流源頭活水旺盛的生命力。本屆體育科學大會最大的創新是同期舉辦第二屆全國體育科技創新大賽。

在回答新冠肺炎疫情是否會對本屆大會有影響時,祝莉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學會在組織十二科大的過程中,將科學研判疫情的變化,在嚴格落實國家、體育總局、山東省等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提前做好相關防控措施和預案,盡最大可能舉辦線下會議。如果因疫情不能舉辦線下大會,學會將在保証體育科學大會完整性的基礎上,積極創新辦會形式,探索線下、線上相結合的辦會模式,讓廣大體育科技工作者關心、支持和向往的全國體育科學大會如期舉行。

第十二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官方網站將於2021年2月上旬上線。全國體育科技創新大賽具體事宜將在大賽官方網站和全國體育科技創新大賽微信公眾號公布。

(責編:楊磊、張帆)

關於我們

  • 人民體育微博
  • 微信公眾號
  • 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