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西安等地多所高校在运动会项目中取消了女子3000米和男子5000米长跑,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相关负责人对这一做法的解释是近年来学生体质下降,易导致运动时发生事故。这样的说法虽有逃避责任之嫌,但也透露出几分无奈。
日前,北京市体检中心发布的《2011年度北京市体检统计资料报告》显示,当年参加高招体检的75256名考生中,完全合格的比例只占13.39%。更让人担心的是,高考学生的超重和肥胖人群继续增加,已经占到了体检总数的24%。
体育进高考,真的可以有效解决学生体质下降的问题吗?这是增强学生体质的良药妙方,还是权宜之计?以考试“撬动”学校、家长、学生重视体育锻炼,直接、有效。中考体育的尝试,让人们对高考引入体育科目更为关注。
继去年多位委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青少年的身体素质表示了担忧之后,今年委员们仍旧将关注的目光锁定在这些祖国的未来身上,究其原因,用姚明在接受采访时的一句话说,就是“在孩子身上出的每一件事都是大事”。
由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体育总局联合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已经国务院同意。意见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以中小学为重点全面加强学校体育,深入推进学校体育改革发展。 意见要求,各学校每年对所有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并将测试结果经教育部门审核后上报纳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三年下降的地区和学校,在教育工作评估和评优评先中实行“一票否决”。
从几年前中小学该不该开展冬季长跑的争论,到眼下一些高校取消长跑引发的热议,有关校园长跑的话题两度触动社会各界的敏感神经,应该说,并非偶然。有人觉得学校不开展长跑简直不可思议,也有人觉得学校不搞长跑总有自己的理由,没必要全民声讨。其实,有关校园长跑的话题能够引起社会层面的热议,其意义和价值已不再局限于长跑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