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足未来的梅西在哪里(问道国足(下))

彭训文

2016年11月11日08:0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国足的2018年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12强赛征程到了生死关头、国青队在世青赛小组赛提前出局,在这样的尴尬时刻,上个月广州一场普通的民间U11比赛中,双方家长引发的“小学生假球”风波,更是让业内人士质疑:“以后谁还敢去搞青训?”

  在中国足球圈,每当国家队到了悬崖边时,有些问题总是被提及:中国足球为何培养不出自己的“梅西”?一个成熟的足球青训体系是怎样的?

  回答这些问题之前,不妨先看看本世纪初和中国一样处于青黄不接的德国足球是怎么做的。2002年韩日世界杯,在2000年欧洲杯小组赛出局的德国队杀入世界杯决赛,并获得亚军,举国上下的足球热情瞬间被点燃。德国足协迅速开始推行酝酿已久的青年人才培训方案。

  这个方案的核心是重新修订了德国足协主席的权力范围,要求“萧规曹随”。随后的历任德国足协主席都忠诚地执行了该方案,从未间断。从2000年开始,德国足协出资在全国均匀布局了约390个青训基地,每个基地大约为附近70家俱乐部服务。每年有2万多名11岁到17岁被认为天赋较高的球员在基地里接受1200多名青年教练的指导。德国足协定期对教练集中培训、设立“培训基地协调员”(即官方球探)、加强对青少年运动医学研究和支持力度等。德国足协还规定,德甲、德乙共48个俱乐部必须拥有自己的青训中心,每年的预算中青训部分是硬指标。

  为此,德国足协和这48家职业俱乐部每年需花费近4800万欧元。时至今日,这个项目每年的投入翻了将近一番。正是这样的高投入和10余年的坚持,才开启了德国足球在2014年巴西世界杯上的黄金时代。

  如果再和欧洲其他足球强国的青训体系做一番比较后,大约可以得出一个成熟的青训体系共同拥有的一些特征。

  首先是各国足协依靠自身实际制定统一的中心思想。德国的青年人才培训方案、葡萄牙的青少年足球培养计划、荷兰的阿贾克斯青训体系等,大多依靠退役球星或足球专业人士制定,并坚持了几十年,不断传承。

  此前公布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中国足球中长期规划(2016-2050年)》等,对中国足球青训做了顶层设计。《规划》明确了政府、体育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中国足球协会在中国足球管理体制中的职责。如何借鉴他国经验,尽快制定出台更细化的、符合中国足球自身发展规律的落实措施,搭建好政府统筹推进、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广泛参与的管理框架,并长期坚持下去,这是当务之急。

  其次,训练体系完整,注重循序渐进。德国出资搞青训基地,提供的不仅是最好的硬件设施,在教练员的专业水平、球员选拔、球员保护和后续发展等方面同样营造了高质量的软件环境。荷兰尊重球员本能的培养机制,则是由阿贾克斯这样的知名俱乐部主导,将青少年培养作为一个系统工程。

  中国足球的青少年球员培养、选拔、退出等环节目前并不系统。在培养上,无论是特色足球学校还是想抓青训的俱乐部,缺乏足够的财力支撑是现实难题。涌入足球行业的资金大多流向球员买卖和俱乐部经营,需要持续投入且见效慢的青训并没有获得足够稳定的资金。在选拔上,青训教练数量少、训练水平良莠不齐、球探缺乏、缺乏从区域到全国的标准化青少年联赛体系等,使球员的上升通道局限于体校、俱乐部足校。而球员在退役后的保障、再就业渠道的缺乏以及由此造成的“踢球不是正事”等社会舆论氛围,更是加剧了中国青少年走职业足球道路比例的减少。

  因此,中国足球青训怎么搞?这迫切需要相关科学研究的指导,谋划系统而完善的培养和提升计划,才能解决中国孩子“不愿意当梅西”的尴尬。

  对中国足球而言,未来一段时间内还要继续“还债”,安心“还债”。唯一途径就是踏踏实实做事,培育足球氛围,让更多孩子走进球场,成为中国未来的“梅西”。

(责编:胡雪蓉、张帆)

关于我们

  • 人民体育微博
  • 微信公众号
  •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