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赛思路更务实 参赛选手更年轻 观赛心态更理性

亚运会 老舞台焕发新活力(风云透视)

本报记者 郑 轶 李 硕

2018年08月24日04:4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8月23日,中国女排队员在比赛中庆祝得分。当日,在第十八届亚运会女子排球B组小组赛中,中国队以3∶0战胜韩国队。
  新华社记者 杜 宇摄

 

  第十八届亚运会的火炬,点亮了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朋加诺体育场的夜空。作为规模仅次于奥运会的综合性运动会,亚运会已走过67年的历程。4年前,当越南河内由于经济原因弃办亚运会,雅加达接手筹办时,很多人对这届亚运会的前景并不看好。而今,本届亚运会如期开赛,一切都回到熟悉的“亚运节奏”。

  从创立之初只有十来个代表团参与,到如今过万名选手出赛,亚运会推动着亚洲各国各地区体育发展的进程。

  随着时光推移,亚运会之于亚洲的价值,已不限于展示地区形象、检验竞技实力,而评判办赛成功的标准,逐渐从追求“高大上”的硬件转为让举办地获得发展机遇,给当地留下可持续利用的亚运财富。

  从上届开始,亚运会实施“瘦身计划”,举办地对亚运会的期待和规划都变得务实。降低门槛、为更多城市提供参与可能的奥运办赛思路,也在影响着亚运会的筹办。

  本届亚运会开赛至今,中、日、韩三国的选手依然是竞技场上的主角。从1982年新德里亚运会中国队首次登上奖牌榜头名位置开始,亚洲体育格局被重塑。亚洲体育区域发展并不平衡,有些代表团参赛运动员不过几十人,但“新鲜血液”的不断注入,让亚运会保持着历久弥新的活力。

  即将年满24岁的印度选手维内什,站上了本届亚运会女子自由式摔跤50公斤级的最高领奖台,这几乎是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的“现实版”。这样打动人心的故事,凸显亚洲体育的蓬勃气息。

  而对于参加非奥项目的运动员来说,亚运会就是最高的展示舞台。尽管在综合性赛事“瘦身”的大势所趋下,亚运会非奥项目被削减到8个,但“老面孔”不断添加新内容。本届亚运会设置滑翔伞、摩托艇等极限类项目,让非奥项目受到更多年轻观众的关注。

  不可否认,职业体育的繁荣正在分流大量观众,亚运会的收视率和关注度难免衰减。这是综合性运动会面临的共同难题,但某种程度上这也倒逼亚运会通过改革开辟更广阔的天地。而亚运会特有的定位,为一些传统体育项目创造了展示机会。“单项世锦赛毕竟观众有限,而亚运会能让更多人了解龙舟,激发整个项目的发展活力。”中国龙舟协会项目主管李汉杰说。

  在本届亚运会女子50米蝶泳比赛中,13岁的中国小将王一淳以26秒03夺得银牌,这也是历届亚运会中国选手当中最年轻的奖牌获得者。

  上届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有68%的运动员没有亚运会参赛经历。本届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845名运动员中有631人没有参加过综合性国际大赛,新人比例提升到74.6%。

  参加亚运会是很多运动员迈上奥运会赛场前的重要台阶。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国人对待大赛胜负的心态更加包容,从偏重奖牌数量过渡到看重奖牌成色。“三大球”表现如何、项目能否融入生活、怎样传递体育精神……曾经浓烈的亚运情结,被越来越多的理性思考所取代。

  依托新媒体平台,如今运动员与体育迷可以实现“近距离”互动。8月21日,中国选手刘湘在本届亚运会女子50米仰泳决赛中打破世界纪录并夺冠,许多网友“涌向”她的微博点赞。而亚运会相关话题在社交媒体“朋友圈”也广泛传播。欣赏亚运会的视角在变,亚运会也需要更具吸引力的热点来唤起大众更多的热情。

  时代变迁与亚运发展彼此印证,勾勒出一道独特的体育风景。而今,67岁的亚运会以雅加达为起点,期盼续写新的传奇。


  《 人民日报 》( 2018年08月24日 15 版)

 

(责编:岳弘彬、张帆)

关于我们

  • 人民体育微博
  • 微信公众号
  •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