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体育编织民族团结纽带(体坛走笔)

彭训文

2019年09月11日07:5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在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式上,最让人激动的无疑是点火仪式:火炬手在团结门下,点燃由56片花瓣组成的“同心花蕊”,火焰飞向火炬塔,熊熊圣火顺利点燃。这一幕震撼的场景,让人真切感受到中国56个民族团聚在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大多源于千百年前特定区域群众的生产活动与日常生活,能够绵延至今殊为不易。本届运动会上的17个竞赛项目,都是在民族体育的长期实践中经过不断挖掘、整理、规范、完善而确定的,承担着传承文化、记录变迁的特殊使命。通过比赛和展示,各族选手不仅相互交流技艺,更能相互学习、理解各族先民在生产生活中发挥聪明才智,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文化记忆,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丰富文化内涵,更有利于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就是本届运动会的魅力所在。

  对于民族体育活动来说,如何通过挖掘和改进,让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传奇故事的传统民族体育重新焕发生命力,这些问题需要继续努力解答。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多以民俗性、自然性、康体性、和谐性为主要特征,应探索更适合其发展的模式。4年一届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通过项目竞赛和表演、民族大联欢、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展等,成为民族团结的纽带。在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相关理论研究进一步深入的背景下,这种模式能够为世界各民族实现传统体育文化交流提供有益借鉴。就拿龙舟这一项目来说,通过政策支持、资本助推,如今其市场价值已经得到极大释放,全世界参与人群也在增加。

  推动一些项目进校园、进社区也是可行之法。如陀螺、武术等项目,大人、小孩都可以练习,以达强身健体的目的。通过挖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传承人,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教师,这些项目将更具欣赏性、竞技性和规范性,群众基础会更广泛。

  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是一个契机,引导社会各界关注民族体育项目;共同努力,发扬光大民族体育项目,让传统体育促进民族团结的纽带作用更强。

(责编:胡雪蓉、杨磊)

关于我们

  • 人民体育微博
  • 微信公众号
  •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