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计划有序复工

冬奥工程,任务不减标准不降

本报记者  季  芳  王  亮

2020年02月21日05:2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日前,在延庆冬奥村,工作人员在索道A1下站进行屋面木瓦铺设。
  任 超摄(新华社发)

  核心阅读

  目前,在北京、延庆、张家口3个赛区,冬奥工程建设正在按计划有序复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大家齐心协力,在坚决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有序完成项目推进、工程复工,全力保障冬奥筹办的顺利进行。

 

  2月17日下午3点,在位于首钢园区的北京冬奥组委会议楼一层多功能厅,一场视频会议正在进行。北京冬奥组委相关负责人与国际奥委会官员就2020年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进行了交流。国际奥委会官员介绍了国际票务和接待项目改革事宜,北京冬奥组委方面则就观众商业接待、可持续和冬奥遗产等方面的工作规划做了陈述。

  电话、视频会议,成了当下北京冬奥组委对外联络、协调部署工作的常态。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身处各个岗位的人们齐心协力、共克时艰,在坚决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有序完成项目推进、工程复工,全力保障冬奥筹办的顺利推进。

  确保按期完成工程建设

  虽然相隔万里,但北京冬奥组委一直以电话、邮件、视频会议等形式,与国际奥运会相关部门保持着密切联系,及时通报、协商重要事项。

  北京市副市长、北京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张建东表示:“在中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刻,我们通过视频会议方式协调推进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充分体现了国际奥委会对我们的理解和支持。”

  国际奥委会副主席萨马兰奇对中国在抗击疫情方面采取的果断、高效措施表示肯定和赞扬。他表示,在目前中国遭遇疫情的时刻,国际奥委会与北京冬奥组委坚定地站在一起。“我们对中国阻击疫情的高效和决心感到骄傲,相信中国能早日战胜疫情。”

  在北京首钢园区内,记者看到,北京冬奥组委工作人员已全部佩戴口罩,开始上班。进入园区及办公楼时要测量体温,办公区会定期消毒、通风,员工餐厅配送盒饭,避免集中用餐……冬奥筹办工作正在有序恢复。

  在北京、延庆、张家口3个赛区,冬奥工程建设也正在按计划有序复工。据了解,在北京赛区和延庆赛区,包括国家速滑馆、国家游泳中心、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延庆冬奥村、延庆山地新闻中心等在内的15项工程已陆续复工,以确保按期完成冬奥工程建设任务。在张家口赛区,冬奥工程建设明确了“时间不变、任务不减、标准不降”的建设目标,以“切实保证工程质量安全,坚决按照既定时间节点完成各项建设任务”。

  与疫情战斗、和时间赛跑,一场属于冬奥人的战役正在打响。

  做到防疫、施工“两不误”

  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是工程建设的前提。疫情发生后,北京冬奥会3个赛区迅速制定了疫情防控方案,要求各建设工地实施封闭管理,做好定期消毒、检测体温、每日报告以及宿舍安排、错峰就餐等工作。

  “每个施工单位都设置了隔离区,对返京的建设者提前做好隔离观察安排。另外,施工各班组尽量把排班错开,避免人员聚集,员工的餐厅、宿舍、班车等也定期做好清洁、消毒工作。”延庆赛区的一名工作人员介绍。

  在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建设者戴着口罩,在施工现场忙碌,一条长约600米的冰状雪赛道已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建造完成。高山滑雪项目对雪道硬度有着严格要求,造雪、压雪都必须精准无误。为了“精耕细作”这条雪道,工作团队在春节假期只休息了两天,大年初二就冒着严寒,重新回到小海坨山。团队拿出了100%的专注和努力,收集到的气温、光照、风速等数据也将为后续赛事提供数据支撑。

  同在延庆赛区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建设也是一边抓防疫,一边保进度。作为国内首个雪车雪橇中心,场馆建设难度大、专业性强,在项目选址、模块构造、施工工艺等方面均是国内首次尝试。为了准备3月的赛道预认证,工作团队在春节期间也没有停工,上百名建设者坚守岗位,进行赛道制冰修冰、电气和照明系统安装及氨制冷系统调试等工作,努力做到防疫、施工“两不误”。

  为国家队备战提供保障

  2月17日,自由式滑雪障碍追逐和单板滑雪障碍追逐国家集训队的26名运动员和工作人员经过14天的隔离观察,抵达位于张家口崇礼的密苑云顶乐园,在完成体温检测后,他们将在这里开启为期4周的封闭训练。

  作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比赛场地之一,密苑云顶乐园已经于2019年建设完成障碍追逐赛道。疫情发生后,雪场暂停对外营业,但依旧克服困难,为国家集训队备战提供支持保障。据云顶乐园营销中心总经理张旭光介绍,保障国家队训练需要“全员动起来”,除压雪、维修、救援等现场保障外,餐厅、客房、行政、安保等团队均需在岗。“除了正常的保障服务外,我们加强了客房、餐厅、训练场所的通风消毒以及睡前体温登记制度。”张旭光说。

  面对疫情,大家把责任扛在肩上,勠力同心,迎接考验。刘博强是首钢园冰壶馆的一名制冰师。春节期间,因为同事未能返岗,他一个人几乎承担起了全部的制冰工作。冰壶集训队训练间隙,他要开着浇冰车在几条赛道上依次作业,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工作结束后,还要对浇冰车进行消毒。“除了睡觉,所有时间都泡在冰场。”刘博强说。

  刘博强每天重复着从冰场到宿舍“两点一线”的生活。“现在是非常时期,我们要全力以赴,一起扛过去。”他说,“运动员们都保持着非常积极的训练状态,也在鼓舞着我们。”


  《 人民日报 》( 2020年02月21日 15 版)

(责编:岳弘彬、杨磊)

关于我们

  • 人民体育微博
  • 微信公众号
  •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