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需要你我行动(健身新视野)

本报记者  郑  轶  李  硕  孙龙飞  王  亮

2020年05月18日05:1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核心阅读

  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要通过健康教育,帮助人们树立健康观念,掌握健康知识和技能,自觉采取有益于健康的行动。

  最近,北京市民刘女士发现,全家人的生活习惯在悄然变化:年逾七旬的父母,从不愿意戴口罩到当选社区宣传员;一下班就不爱动的丈夫,每天在微信锻炼群里“打卡”;儿子也懂得了勤洗手。“希望这些好的生活习惯能保持下去。”刘女士说。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很多人深刻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世界卫生组织研究发现,在影响健康的遗传、医疗、环境等诸多因素中,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因素占到60%。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是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方面。通过信息传播,帮助人们树立健康观念,掌握健康知识和技能,自觉采取有益于健康的行动,正是健康教育的价值所在。

  在健康促进方面,要重视发挥社区的作用

  高凤娟是北京市西城区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她所在的辖区包括21个居委会、12万居民。疫情防控期间,辖区21支全科医生团队与居委会建立了“点对点”联系,告知群众科学防疫知识和发热患者的就诊流程,及时推送疫情防护、居家饮食运动、情绪调整等信息。

  高凤娟负责的居民约有2000人,其中80%是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预防是最好的治疗,如何在日常引导居民科学健身、将防治疾病关口前移等方面,还有很多亟待完善之处。”

  在健康促进方面,尤其要重视发挥社区的作用。从2014年起开展的全国健康促进县(区)试点建设中,很多地方纷纷创建健康社区(村)和健康家庭。“家庭和社区相当于社会健康的第一道防线。”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吴敬说,社区健康教育要精准到每个人的健康如何去倡导或干预,“比如将老年人打太极拳与进行心脑血管疾病干预相结合,用最适合的服务去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把健康变成全社区的共同追求。”

  “需要进一步强化社区的功能,加大人员编制、体育医疗设施向基层下沉,以社区民众‘少生病、晚生病、更健康’为目标,以全民健身为先导,提供集运动、营养、心理、健康干预于一体的社区健康联合体。”首都体育学院原校长钟秉枢建议,探索建立社区体育健康等社团组织,加强社区与家庭之间日常性健康联动。

  加大学校健康教育力度,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各地有序复学复课,青少年的身体健康牵动着亿万家庭。《“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大学校健康教育力度,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以中小学为重点,建立学校健康教育推进机制。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交流处处长王燕表示,健康教育要建立比较完善的体系,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健康教育课程,同时明确学校管理人员、教师与家长在健康教育中的具体职责。现阶段,各地学校健康教育开展得并不平衡。国家课程标准设置了成体系的健康教育内容,但落实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一些学校或开设课时不足,或缺乏稳定师资队伍,或把健康教育窄化成单一体育课,没有融入日常教学和学校活动中。这就导致学生难以形成正确的健康观和运动观,缺乏预防疾病、应对健康风险的能力。

  在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院长季浏看来,这需要国家层面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标准,加大健康教育师资培养力度等配套措施也要跟上。“要加强校长的健康教育意识和知识的培训,在态度和行动上引起学校的普遍重视。”

  “健康教育不应只体现在一门课上,而要围绕如何促进学生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来构建。”钟秉枢举例说,体育课教学应该加入预防损伤、消除疲劳等知识,通过运动实践,逐步塑造学生健康习惯。

  促进学校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教育部门、体育部门、卫生部门以及专业机构、社会组织都应参与。“比如,相关领域的专家多编制科普类读物,与学校健康教育有机结合,学生就能获取更多可靠、易懂的健康知识技能。”钟秉枢说。

  人们健康意识有了较大提升,但还需科学指导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漓表示,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科学提升体质、改变生活陋习的意义,但由于网上传播的健康知识和健身技能良莠不齐,人们自身储备又不足,容易陷入误区。

  张漓建议,尽早推出面向全社会的卫生与健康慕课,由医学、公共卫生、体育、营养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对内容进行规范,将生命教育、疾病预防、锻炼意识、饮食卫生习惯等知识划分体系,设计出包含不同年龄段特点的国民必修课。

  从被动医疗转为主动健康,既需要唤醒民众的健康意识,更要进行科学有效的干预。北京体育大学原副校长胡杨坦言,当前大多数国民体质监测站位于大型体育场馆内,使用率不高。“如果能将体质测试仪器安置在社区医院或健身中心,人们在便捷使用后及时得到配套的个性化指导方案,才能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时刻保持对个人健康的关切。”

  上海体育学院运动康复学博士生导师王雪强表示,体医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在国内非常紧缺,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从业人员职业认定、建立针对不同人群的运动处方库等举措要综合推进。

  专家给出一个比较理想的模式是:在社区医院或健身中心建立运动医学诊所,医务工作者和运动科学专家汇集到一起,体检中心发现问题,医疗中心出具运动处方,健身中心进行实际锻炼,“三位一体”为居民在家门口做好健康服务。

  医疗服务体系要发挥好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应有作用,“重医疗、轻预防”的观念也亟待改变。“首先需要公共卫生的专业化、普及化。就像戴口罩、勤洗手、多锻炼,大家如果都能做到位,预防搞得好,社会健康就会有保障。”内蒙古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宿庄说。


  《 人民日报 》( 2020年05月18日 19 版)

(责编:岳弘彬、胡雪蓉)

关于我们

  • 人民体育微博
  • 微信公众号
  •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