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滑板逐渐从小众项目发展到时尚运动,如今正迅速走进年轻人的生活。以成为东京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为契机,滑板运动加速进入大众视野,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走进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原力街头时尚运动能量馆(以下简称原力街头),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型“大碗”,它的四周分布着用来模拟街头地形的斜坡、台阶、扶手、道牙等道具,场地内弧线与直线交错出几何美感,滑板手们正在训练。只见他们操纵着滑板或腾空旋转,或变速转向,令人目不暇接。
滑板运动起源于上世纪中期,一块木板加4个轮子,结合街头地形特点,滑板手可以滑出许多花式动作,比赛过程中根据动作的难度和速度进行评分,得分高者获胜。上世纪90年代左右,滑板运动进入中国。如今,这项运动正迅速走进年轻人的生活。
反复尝试直至成功,滑板运动拥有独特魅力
站在原力街头的“大碗”边沿,正在进行碗池练习的涂璧玮显得有些犹豫。从“碗口”到“碗底”垂直高度约2米,尽管戴着头盔和护具,但尝试在这个高度上做动作对只有9岁的孩子来说还是需要一些勇气的。
“你一只脚踩实滑板,另一只脚向外伸出去(虚踩滑板),坚持10秒以上,我没说停你就别下来。”教练韩思宇希望这个“半身悬空”的练习能让涂璧玮克服他对于高度的恐惧。
20岁的韩思宇玩滑板已有7年,刚接触滑板的第一个月就摔伤了,“我一直说自己没事,就怕妈妈不让我继续滑了。”韩思宇说。对滑板手来说,摔倒是家常便饭。“高手都是摔出来的”,这是滑板圈的共识,也是水平进阶的必经之路。
北京燃烧冰滑板俱乐部创办于2006年,负责人杨洪星介绍说:“滑板手都有自己的目标,尽管也欣赏和借鉴别人的技术,但最后都是磨练自己,塑造自己的风格。”
滑板,是属于街头的运动。普通人眼中的斜坡、台阶、栏杆等各种地形,在滑板手看来都是绝佳的征服对象。面对一个接近10米的下坡,如果用正常速度作出一个“尖翻”(带板腾空跳跃动作),韩思宇自信能一次成功,但他要挑战最快速度。“滑板手就是要摆脱舒适区。”韩思宇说:“一次不行就多次,一天不行就几个月,磕到底”。反复尝试直至成功,这是滑板运动的魅力所在。
滑板运动炫酷时尚,往往令年轻人一见倾心
原力街头负责人陈龙出生于1977年,15岁时拥有了第一块滑板。“那时候,滑板是最时髦、最超前的运动,周围都没什么人玩。我们只能通过模仿影视作品,或者与各地滑板手书信交流来提高水平。”陈龙说。
经历30年的发展,滑板运动在我国依然属于小众项目,但随着健身意识的提升,人们对健身项目有了更多个性化选择,滑板运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很多家长也愿意让孩子尝试这种新潮运动。“在我们那个年代,年轻人十六七岁才开始接触滑板,现在提早了10岁左右,家长主动送孩子来学,除了强身健体之外,也希望借此磨练孩子的意志品质。”杨洪星说,目前燃烧冰俱乐部在北京有3处教学点,学生超过千人。
滑板运动炫酷时尚,往往令年轻人一见倾心。开学前夕,长春大学大四学生张晋铭利用转机的空当,专程到燃烧冰俱乐部“打卡”。如今不少大学都建立了滑板社团,张晋铭因此结交了许多朋友。“以前我非常害怕失败,但是自从接触滑板之后,我觉得失败一次也没那么可怕,只要有重来的机会,一切都可以再努力、再出发。”
成为东京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迎来发展契机
2016年,国际奥委会宣布包括滑板在内的5个大项成为东京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以此为契机,滑板加速进入大众视野,得到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11岁的黄恩载练习滑板约有一年时间,在此之前他已经接受了3年多的单板滑雪训练,并在北京市的比赛中获得名次。相似的运动机理让黄恩载对滑板产生兴趣。“最开始主要目的是把滑板作为非雪季的辅助训练,后来发现他挺喜欢滑板,就经常练习。”黄恩载的父亲表示,滑板运动进入奥运会,培训机构和大众开始重视滑板,练习氛围更浓、赛事活动更多,对孩子学习交流起到了促进作用。
在创建原力街头之前,陈龙一直从事与滑板相关的销售、场地建设、赛事组织运营等工作。参与滑板运动的人数近些年一直处于稳定上升态势,他2019年下决心建立一个实体教学培训机构。原力街头占地2000平方米,奥运会滑板比赛项目街式滑板和碗池滑板都包含其中。“我们觉得是时候要建个设施较全的场地了,为新一代滑板手提供更好的训练保障。”陈龙说。
杨洪星认为,滑板运动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对增加滑板场地和提升滑板手技术是好事,希望相关部门能尽快打造滑板赛事体系。“滑板运动拥有独特的运动文化内涵,在越来越多社会力量参与的情况下,还要做好长远规划。”杨洪星说。
《 人民日报 》( 2020年09月15日 1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