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冰丝带”的“双奥匠人”

卓然

2020年10月17日10:44  来源:北京日报
 
原标题:编织“冰丝带”的“双奥匠人”

在北京这座“双奥之城”中,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既参加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场馆建设,也参加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场馆建设,成为“双奥之城”中的“双奥人”。北京国家速滑馆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宋家峰就是其中之一。他曾参与北京夏季奥运会国家体育场、奥运曲棍球场、奥运射箭场的规划、建设和保障工作,如今他又为北京冬奥会国家速滑馆的建设工作而忙碌着。

1995年,刚从大学校园走出的宋家峰来到北京,从事城市建设工作,主要接触的是大型公共建筑。2001年7月13日,当他从电视中得知北京将会举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时,内心产生一个梦想,他希望自己可以有机会参与到奥运场馆建设中。在看到鸟巢、水立方的投资建设单位北京国资公司发出的招聘启事时,宋家峰毫不犹豫报了名。

“我到现在都觉得跟奥运特有缘分。在应聘时,我的能力得到了北京国资公司的认可,入职后他们把我分到负责鸟巢的前期建设部门,就这样我的梦想实现了。之后,我还参加了曲棍球场、射箭场的规划、建设和保障工作,在那块难以忘怀的场地,见证了中国体育健儿取得历史性的成绩。”

2015年,北京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将成为首个“双奥之城”时,得知消息的宋家峰又一次“动心”了。由于此前在北京奥运会场馆建设中所积累的经验,再加上多年来展现出的业务能力,宋家峰被北京国资公司选派参加国家速滑馆的前期筹备和建设工作。

从2017年3月加入国家速滑馆的筹备团队工作至今,已经过去近三年半的时间。宋家峰说,看到现在已经初展英姿的国家速滑馆,感觉心血没有白费。“国家速滑馆是在北京奥运会的射箭比赛场地和曲棍球比赛场地上建起来的,当时我也参与到那两座临时性场馆的建设中。现在拔地而起的国家速滑馆更漂亮、更有科技感,内心感觉很欣慰也很自豪。”

宋家峰用了绿色、创新四个字概括了自己对国家速滑馆最深刻的印象。“冬奥会项目的核心是制冰和造雪。这一次国家速滑馆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系统,该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最环保的制冰技术,碳排放趋近于零。同时也是最先进的制冰技术,其冰面温差可控制在0.5摄氏度以内。国家速滑馆拥有亚洲最大的全冰面设计,面积可以达到1.2万平方米,采用独立单元控制系统,可以满足不同冰上项目的需求。在奥运会后,这里将成为冬奥标准、全天候的室内冰场,同时容纳超过2000人在里面滑冰。在制冷系统、冰面设计方案中都有技术创新之处,我们也正在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技术专利。”

从2008年走向2022年,北京将见证双奥的辉煌。作为双奥之城的建设者,宋家峰感慨颇多,他又用了四个字表达内心的情感,自信、开放。“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我们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向他们展示咱们城市、国家的热情。在参与夏奥场馆建设过程中,我们是从零开始,一点点学习和积累经验,当时心里感觉还有些忐忑。而这一次冬奥场馆在建设中,我们已经开始讨论如何创新、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提出中国解决方案,我想这些都是在2008年奥运后中国发展变化的一个具体表现,同时也体现出我们现在自信的一面。虽然夏奥会和冬奥会项目在场馆层面要求不一样,但是在场馆建设中的原理是相同的。这次冬奥场馆的建设者中,有很多人员都参与过夏奥场馆建设,从我自身的感觉以及跟同事对话过程中,都能感受到那份自信和从容。”本报实习记者 卓然

(责编:郝帅、胡雪蓉)

关于我们

  • 人民体育微博
  • 微信公众号
  •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