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吴东 任珊 实习记者 卓然)随着制冰专家Mark在冰面上郑重盖上个人印章,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首次制冰工作近日正式宣告完成。这也标志着“冰丝带”正式具备了迎接测试赛的条件。
昨天上午,记者在国家速滑馆看到,1.2万平方米冰面晶莹剔透、细腻平整。冰面上,一场世界冠军与“冰丝带”建设者间的速滑比赛正准备鸣枪开赛。速度滑冰世界冠军、“冰丝带”运行团队速度滑冰项目竞赛主任王北星站在冰面赛道起点处,她将完成“冰丝带”的首秀,两年前许下的愿望也就此实现了。
500米比赛中,王北星滑出55秒99的成绩。“这是我在2014年退役后,滑出的最快速度。两年前,当我看到‘冰丝带’的建设蓝图时,内心便许下愿望,在它建成并成功制冰后,我要成为在这里滑冰的第一人,现在梦想终于实现了。”
国家速滑馆冰面面积1.2万平方米,通过分模块控制单元,可以根据不同项目分区域、分标准进行制冰,既能满足冬奥会速度滑冰比赛使用要求,还可以根据不同冰上项目对冰面的使用需求分区域制冰。
此次制冰采用的是绿色、环保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国家速滑馆制冰系统设计负责人马进介绍,“冰丝带”选用了环保型和可持续性最好的冷媒——二氧化碳制冷剂,其无色无味,不助燃,不可燃,是环保型和可持续性最好的冷媒之一。与常规制冷剂相比,可以提升能效20%以上。同时,采用二氧化碳制冷,有把握实现冰表面温差不超过0.5℃,利于运动员创造好的成绩。为了确保冰面质量满足冬奥会比赛标准,冬奥组委体育部特聘制冰专家Mark与国内外制冰师联合进行首次制冰。
“整个冰面的软硬度、滑度和平整度很好,由内到外的三条赛道我都一一尝试了,感觉很棒。”谈及在“最快的冰”上的滑行感受,王北星这样评价。作为速度滑冰项目竞赛主任,王北星将做好运动员和制冰师间的沟通桥梁作用,收集到此训练比赛的运动员的意见和感受,并反馈给制冰师团队,保证到冬奥会赛时制作出最佳状态冰面。
“这样一个冰面为日常大规模的公众冰上健身提供了一个不同以往的场地,赛后可接待超过2000名市民同时开展冰球、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壶等所有冰上运动。”国家速滑馆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宋家峰介绍,昨天也是国家速滑馆测试赛运行团队进驻并与场馆建设团队深入融合的第60天。运行团队到岗、首次制冰成功,国家速滑馆为全面保障2021年测试活动和北京2022年奥运会顺利举办的各项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据市重大项目办城区场馆建设处处长黄晖介绍,北京2022年冬奥会北京赛区共计6个竞赛场馆,目前全部实现完工,并全部进入赛道制冰、制雪阶段。其中3个场馆已完成制冰,其余场馆将在本月底前陆续完成,为各项测试活动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