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賽接地氣 才能漲人氣(體壇觀瀾)

史  哲

2017年06月14日05:2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全運會歷史上第一個馬拉鬆群眾組冠軍,最后50米加速!”2小時32分45秒,運艷橋獲得第十三屆全運會男子全程馬拉鬆群眾組的冠軍,成為全運會歷史上第一個拿到金牌的業余選手。

  以前是觀眾,隻能欣賞專業運動員比賽,普通百姓感覺自己距離全運會還挺遠。“但今年不一樣了,我是參賽者!”運艷橋說。在此之前,他已經在不少越野跑、馬拉鬆賽中奪冠,早就想和專業運動員過過招兒。聽到全運會馬拉鬆項目增設群眾組比賽的消息,他第一時間報名參加。這枚金牌,既是對運艷橋個人多年努力的肯定,也是全運會尋求突破創新的成果。

  4年一次的全運會一直把為國家奧運戰略選拔人才、鍛煉新人當作重要目標,被視為專業運動員的一場“考試”。賽事規模大,項目全,但相較於國際賽事,競技水平並不高。而且隨著國際高水平賽事觀賞機會的增多,人們的觀賽水平不斷提高,全運會想要獲得更多關注,越來越難。今年的全運會首次增設了19個群眾比賽項目,包括輪滑、羽毛球、乒乓球等126個小項。其中,4月開賽的馬拉鬆是本屆全運會的揭幕戰,也是參與人數最多的項目,共有4000多名業余跑者參加。

  增設群眾比賽項目,打開了普通人參與全運會的大門,像乒乓球等項目的預賽就備受關注。前些天落幕的南北賽區乒乓球預賽共進行了3個階段500多場比賽,北部賽區從第二階段開始,對比賽進行了網絡同步直播,有上萬人在線觀看。而像柔力球、氣排球等比較冷門的項目,在參賽選手的帶動下也收獲了不少新粉絲。

  從觀賽到參賽,從配角到主角,從“我看全運會”到“我要上全運會”,很多像運艷橋一樣的參賽者,為自己能參加這樣的國家級比賽感到驕傲。這種辦賽模式,讓人們既看得爽又玩得嗨,也讓全運會多了一種功能——成為普通百姓既可以欣賞專業選手比賽,也可以參加群眾組比賽、展示自我的平台。

  “變身”后的全運會接了地氣,漲了人氣,同時也有利於非奧項目的推廣和賽事的持續發展,為其他大型賽事的舉辦提供了借鑒。


  《 人民日報 》( 2017年06月14日 15 版)

(責編:崔東、張帆)

關於我們

  • 人民體育微博
  • 微信公眾號
  • 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