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瑰寶全運譜新篇
武術是中華民族的瑰寶,而在浩瀚的中華武術寶庫中,太極拳以其思辨的哲學和老少咸宜的舒緩優美動作,再加之屢被驗証的健身效果,一直是獨樹一幟的優秀拳種。第十三屆全運會引入了多項群眾體育項目,太極拳是武術項目中唯一被列入的單項拳種,這足以証明其在武術中的地位。
事實上,太極拳本身就是一個龐大的體系,例如本屆全運會群眾比賽,太極拳項目就有6項,包括規定項目陳式太極拳56式、楊式太極拳40式、吳式太極拳45式、武式太極拳46式、孫式太極拳73式、 24式太極拳。這麼多優秀豐富的傳統套路都是前輩先師們在漫長坎坷的歷史長河中逐漸發展演化而來的,而體現到賽場上,就是讓人眼花繚亂、拍手稱絕的一個個靈動姿態、一組組驚人絕技。
在本屆全運會群眾比賽男子楊式太極拳40式的決賽中,來自福建省霞浦縣第三中學的教師許宋以9.35分的成績奪得冠軍。從普通教師到全運會為福建拿下首金,許宋說自己是幸運的,但他認為,太極拳帶給他的不僅僅是全運會金牌,最重要的是自己通過練習太極拳提高了體質,改善了生活質量。
和許多習練者一樣,許宋也是出於鍛煉身體、改變多病體質的單純目的學習太極拳的。最開始,他通過光盤自學,但用了很長時間,拳架依然僵硬拖沓。許宋認識到,自學過程可能無法深入到太極內在的東西,為提高技藝水平,他曾跑到杭州拜師學藝,並最終得到名師指點,使得自己的拳理漸通、拳技大長。
許宋習練的是楊氏太極拳,在很多愛好者看來,楊式太極平和舒緩、平衡度好、老少咸宜。但實際上,以纏絲發力、技擊內涵表現力強的陳氏太極拳也有非常多的愛好者,影響力一點不遜於楊氏。而這些區別和差異對於有心想學拳的普通健身者來說其實是非常苦惱和迷惑的,學太極拳如何入門,從什麼學起?
近幾年,我國部分高校、中小學、幼兒園逐漸開展了太極拳的教學,而在機關、企業的辦公一族、白領人群中,太極拳也開始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健身選擇,他們也同樣面臨從何學期的問題。
在這次全運會群眾比賽太極拳決賽期間,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中國武術協會副主席張玉萍介紹,武術管理部門已經注意到了這個問題,目前在國家層面正在推廣“太極拳健康工程”,從最基本的方面告訴普通習練者應該如何入手,初學者如何進階,如何根據個人愛好繼續學習陳、楊、吳、武、孫等不同風格流派。
而據了解,管理部門也正在進行一些功能性太極拳的創編工作,例如考慮到白領時間緊張,新創編的功能性太極拳在辦公室就可以練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