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宇為中國體育代表團奪得首枚平昌冬奧獎牌

這個姑娘滑得帥(冬奧大視野)

本報記者  鄭  軼

2018年02月14日05:1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2月13日,劉佳宇在比賽后慶祝。
  本報記者 史家民攝

 

 

  中國冬奧軍團的平昌故事,在稍顯平淡的開局后,終於迎來第一個小高潮。繼前一天常馨月完成中國女子跳台滑雪的歷史性“起飛”,2月13日,劉佳宇又勇奪平昌冬奧會單板滑雪女子U型場地銀牌。

  陽光洒向平昌鳳凰雪上公園,在全場觀眾的歡呼聲中,25歲的劉佳宇揮著手,笑出兩個大大的酒窩。面前的這座領獎台,8年前她曾擦肩而過,如今一躍而上,中國單板滑雪冬奧會無獎牌的歷史從此改寫。

  雪上項目接連取得突破,折射出我國冬季運動發展格局與路徑正在發生細微變化。長期困擾中國冰雪運動的“冰強雪弱”局面,隨著一系列改革舉措,進入“惡補短板”的快車道。劉佳宇、常馨月在平昌的表現,証明這條路找准了方向。

  摘得銀牌,享受冬奧

  “我爸第一次來國外看我比賽,我練了十幾年單板滑雪,讓他看看自己女兒滑得這麼帥!”走下賽場,劉佳宇沖著採訪鏡頭說。“帥”字從一個姑娘嘴裡說出,卻絲毫不顯得違和。當天比賽,她漂亮地完成第二跳,現場大屏幕回放著空中旋轉的鏡頭,人群中不斷傳來“太帥了”的驚呼。

  “這是我的第三屆冬奧會,無論成敗,我隻想做好自己。”決賽中,面對世界排名第一的美國選手克洛伊·金,劉佳宇第一輪沒有沖難度,而是拼成功率,高質量的表現得到85.50分,但與克洛伊·金還有差距。第二輪,劉佳宇果斷提高難度,使出外轉900度動作,將分數提高到89.75,依然暫居第二。

  隻剩下最后一輪機會,劉佳宇想沖擊金牌。13歲首獲全國冠軍、16歲拿到世界杯冠軍、17歲加冕世錦賽冠軍,中國單板滑雪的一連串突破,都來自這個東北姑娘。站在冬奧會舞台,她不想留有任何遺憾。第三輪,劉佳宇拿出900度接1080度的高難度動作,可惜最后落地沒有站穩,但她的最好成績已確保銀牌到手。

  “我給自己的表現打100分。”劉佳宇用“享受”形容平昌之行。炫酷的表演背后,其實劉佳宇經歷過太多波折。受反復不斷的肩傷影響,劉佳宇在溫哥華冬奧會隻獲得第四名,而后還進行了3次大手術。“我曾糾結過退役還是繼續,但因為熱愛而堅持,我想知道自己能到達什麼樣的高度。”傷愈后,劉佳宇更願意享受訓練和比賽,追求運動本身的快樂。

  去年,劉佳宇挑戰完成1080度動作,年底在世界杯崇禮站首次嘗試。那一次,她時隔近5年再度站上世界杯的冠軍領獎台。而在她身后,更多年輕人正逐漸追趕上來。“單板滑雪在國內發展才十幾年,就能取得冬奧會獎牌,我們的進步是飛速的。如果能進一步普及,讓更多人參與進來,會變得更強大。”劉佳宇信心滿滿。

  弱勢項目,開疆拓土

  盡管劉佳宇奪得的是銀牌,但背后的意義卻是“金色”的。社交媒體上,“平昌冬奧會中國首枚獎牌出爐”開始刷屏。劉佳宇躍上新台階,代表著中國冰雪運動的版圖進一步擴大。

  此次征戰平昌冬奧會的中國體育代表團,82名運動員不僅刷新參賽人數紀錄,冰上項目、雪上項目各41人的平衡結構更是多年不曾有過的。長期以來,參與人數少、社會認知度低、基礎薄弱、整體水平不高,成為我國雪上項目的標簽。中國在歷屆冬奧會獲得的53枚獎牌中,隻有5枚來自雪上項目,全部是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獲得。中國選手在越野滑雪、高山滑雪等基礎大項中鮮有人能進入前30名,不僅遠遠落后於歐美冰雪強國,與亞洲一些國家也存在差距。

  如何扭轉雪上項目的弱勢地位,成為擺在中國體育面前的考題。2015年北京冬奧會申辦成功后,通過加大投入、科學訓練、跨界跨項選材、“走出去請進來”等舉措,一些項目在低起點和零起點上尋找突破口。在平昌,中國選手在10個小項上首次獲得冬奧會參賽資格,其中絕大多數是雪上項目。常馨月靠積分贏得站上冬奧賽場的機會,單板滑雪平行大回轉的臧汝心、自由式滑雪U型場地技巧的張可欣已經在洲際和世界級比賽奪得過冠軍。

  此次雪上項目率先為中國代表團奪得獎牌,固然有賽程安排的因素,但也不能忽視中國雪上項目奮力向前追趕的努力。到2017年5月,平昌冬奧會的102個小項已全部建成國家隊。從零基礎到走上正軌,他們不僅用拼搏告訴世界“我來了”,更期望用競技突破宣告“我能行”。就像常馨月所說,“跳台滑雪國家隊有6名女運動員,到2022年,相信我們團隊每個人都能站上冬奧會跳台,展現自己。”

  看清差距,堅定信心

  在躋身本屆冬奧會單板滑雪女子U型場地決賽的12名選手中,美國選手佔據4席,並獲得金牌和銅牌,其中金牌得主克洛伊·金跳出98.25分的高分。她們中間,既有17歲的新秀,也有34歲的冬奧會“五朝元老”,如此人才厚度和集團優勢,是我們必須承認的差距。

  常馨月參加的女子跳台滑雪比賽,這種差距更加明顯。35名參賽選手中,德國、日本、意大利、奧地利等國均有四人入圍。除了悠久的冰雪傳統和冰雪文化,強大的經濟支撐和科技助力,夯實了這些國家雪上競技人才的家底。

  國際奧委會委員楊揚曾表示,原本就薄弱的冬季競技體育項目,翻身需要一個過程,從運動員選拔到培養都需要時間。如今,為2022年“全面參賽”布局已經初見成效。如果沒有對冰雪基礎大項的持續投入,中國冰雪運動便不可能取得突破性進展。秉承敢於創新、大膽嘗試的理念,將競技成績提高與普及開展“兩步並作一步走”,盡管具體操作還需要精細謀劃,隻要路子是對的,看到好的苗頭,就要堅定信心走下去。

  劉佳宇、常馨月為雪上項目在平昌開了個好頭,隨后中國選手在鋼架雪車、雪車等項目上也將迎來冬奧首秀。或許中國健兒暫時很難取得靠前的名次,但邁進更高的門檻,就是為今后與強手“掰手腕”積蓄力量。“我會一直滑到老,即使以后不做專業運動員,也不會離開單板滑雪,讓大家看到女孩子也可以滑得這麼帥!”劉佳宇說。


  《 人民日報 》( 2018年02月14日 13 版)

(責編:馮人綦、胡雪蓉)

關於我們

  • 人民體育微博
  • 微信公眾號
  • 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