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登峰:國民教育體系將成培養高水平運動員重要通道

韋驊、王鏡宇

2020年09月05日07:57  來源:新華社
 
原標題:教育部體衛藝司司長王登峰:國民教育體系將成培養高水平運動員重要通道

新華社北京9月4日電(記者韋驊、王鏡宇) 今年4月,中央深改委審議通過了《關於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提出進一步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教育部體衛藝司司長王登峰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隨著時代發展,我國高水平運動員的培養方式正變得多元化,而教育系統將成為其中不可缺少的一環。與此同時,學校體育教學也將發生很大變化,體育競賽將成為帶動青少年參與體育活動的重要手段。

2019年6月21日,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代表團執行團長王登峰在成立大會上致辭。當日,第30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中國大學生體育代表團成立大會在教育部舉行。新華社記者孟永民攝

教育系統培養高水平運動員是必然選擇

從1987年原國家教委印發《關於部分普通高等學校試行招收高水平運動員工作的通知》至今,普通高校用體教結合的方式試辦高水平運動隊的工作已經進行了30多年。王登峰告訴記者,這項工作開始時主要是為參加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培養人才,而如今情況發生了巨大變化。

“以前我國高水平運動員主要通過體育系統培養。由於文化教育的缺失,很多運動員在退役后存在安置問題。20世紀80年代,開始探索體教結合培養高水平運動員的模式,但在起步階段主要是為了(選拔隊員)參加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之前在教育系統根本就不搞比賽,沒有高水平運動員。體育是什麼?就是跑跑跳跳,身體別太差了,運動技能學校根本就不教,也沒有正規比賽。”王登峰說。

經過30多年的不斷探索,我國高校培養的運動員除了在世界大運會上屢創佳績,也涌現出了王宇、胡凱、劉天佑、曹逸飛等名將,近年來還有部分大學生球員通過選秀進入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CBA)。用王登峰的話說:“從這個角度來看,今天高水平運動隊扮演的角色也在改變。不僅僅是體育系統這一套,事實証明教育系統培養高水平運動員的路也能走通。隨著人們對體育認識的改變,我國培養優秀競技人才的通道也變寬了。”

王登峰說,隨著有關體教融合的最新文件出台,高水平運動隊的定位將發生重大變化,它將成為整個教育系統培養優秀競技運動員的一個重要平台,還可以帶動小學、初中、高中的體育課、體育鍛煉和競賽的開展。

“今天看來,從國民教育系統培養和選拔優秀競技運動員,是一個必然的選擇。而大學的高水平運動隊,就是教育系統培養競技運動員的最后一個集結地。從小學到初中、高中,這些孩子沒有離開學校、家庭,他學習運動技能,進行經常性的訓練和常規化的比賽。這些孩子將來進了大學,一方面進行訓練和比賽,同時這也將成為國家優秀體育競技人才培養的一個重要通道,這就是(相比以前)一個本質的區別。”

8月1日,畢業於北京大學、現效力於北京控股隊的球員王少杰(前)在CBA比賽中帶球突破。新華社記者朱崢攝

從跑跑跳跳到學會、勤練和常賽

有關體教融合最新文件的出台,也意味著普通學校的體育教學要做出重要調整。王登峰說,此次文件將明確提出,學校體育從內容上來講,就是要“學會、勤練和常賽”。

“通過體育課要學會什麼呢?這包括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和專項運動。再一個就是勤練,我們要求每天鍛煉一小時,把過去隻針對少數學生的課余訓練體系恢復起來,面向所有學生。”

“然后常賽,讓競賽常態化。過去我們說要辦高水平運動隊,因為平時沒有比賽,每年學校的一個運動會也隻不過那麼有限的幾個人參加,其余學生根本就沒有參與的興趣。”

王登峰打比方說,如同學數學要背乘法口訣,上學就得打體育比賽。“2018年的全國教育大會號召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而體育的綜合育人功能隻有通過競賽才能發揮出來。如果沒有競賽,就沒有可能健全人格、錘煉意志。義務教育階段如果沒有體育比賽,那意味著教育是不完整的。”

在教學內容發生變化之后,體育課的教學方式和手段也將隨之改變,大刀闊斧的學校體育教學和教材的改革正在醞釀之中。“過去的中國學校體育不注重教會運動技能,健康知識也教不全,基本運動技能好多都廢了。”王登峰表示,將來的教改,會把這些遺失的技能重新拾起來。

據王登峰介紹,今后的體育課教材包括三本,第一本是健康知識,涵蓋了營養膳食、按時作息等方面的內容,如果體育老師教不了,可以通過視頻教學。第二本是基本運動技能,包括跑步要注意什麼等,這部分內容也可以做成視頻。

“第三本是專項運動技能,這就要因人而異、因校而異。第一本和第二本必修,第三本選修,讓孩子從足球、籃球等項目中選出幾樣,如果都會了,勤練和常賽就都不成問題了。”王登峰認為,要想實現學校體育課的改革,必須加強師資建設、教材建設、場地設施建設。與此同時,還要打造學校的競賽體系。

“比如在校內聯賽的基礎上,我們可以進行校際比賽,進而舉行縣區、市級、省級的比賽,比賽打完我們可以從中選拔出最佳陣容。”

根據王登峰勾勒的藍圖,一旦體系搭建完畢,高水平競技人才的涌現將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拿足球來講,我們現在是3萬所足球特色學校,3000萬的學生踢球,每年都從中選拔各個組別的全國最佳陣容、全省最佳、市級最佳……這一級一級上來,會不出人才嗎?”

競賽將成為校園體育的核心

在採訪的過程中,王登峰多次強調了競賽的重要性。他認為,競賽處在整個校園體育體系的核心位置。為了擴大參與面、讓校園賽事更精彩、水平更接近,未來學校比賽將採用分級制度。

“比如未來縣裡的高中籃球賽,就可以分為三個等級——人人都可以參與的是第三級﹔第一年我們打完之后,賽事前16名可以參與第一級,17到32名參加第二級,剩下的參加第三級,這樣就有升降級制度了。”

有了較為完善的賽事體系之后,競賽成績還可能成為調節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和中學體育傳統校招生的杠杆。王登峰說:“過去我們沒有強調高校高水平運動隊的競賽成績,而未來我們要求每一所高校得辦出個樣子來。任何一支高水平運動隊都必須參加全國聯賽,如果名次靠后,那第二年就不要辦了﹔反之如果一所沒有招生資格的學校取得了好名次,就可以遞補上。將來高水平運動隊的招生資格不用審批,可以靠比賽來競爭。這樣就會激發學校的積極性。”

根據王登峰的設想,如果將來大學培養出了高水平運動員,有希望進入職業聯賽或是國家隊,學校可以為其在學籍方面採取一些靈活措施,讓這些高水平的學生運動員盡可能兼顧學業和運動天賦的發展,消除學生和家長的后顧之憂。

“打個比方,將來高三的學生在考上大學的同時,也被某家職業俱樂部看中,這種情況下可以考慮讓他保留一段時間的學籍。”

9月4日,大關小學一年級104班學生在體育課上參加創意游戲。新華社記者黃宗治攝

多措並舉讓好政策落地

2018年召開的全國教育大會號召“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開齊開足體育課,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最新的有關體教融合的文件則將為實現這樣的目標提供政策指引。王登峰認為,有了好的政策,在操作過程中還需要解決各種實際困難,讓政策落地。

比如,中小學特別是初、高中課業負擔重是影響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一個重要因素。校園體育競賽開展起來了,學生有時間參加嗎?

王登峰說,這的確需要一個過程,但首先要把課業負擔切實減下來,然后把體育鍛煉和競賽的時間加上去。“一增一減一保障,這裡的保障就是評價體系。”

而對於“學會、勤練、常賽”三項要求,王登峰解讀,“學會”是對學生的要求,“勤練”和“常賽”則對學校提出了要求。

“體育怎麼叫合格?過去上完體育課就合格了,現在不行。如果不掌握幾項體育技能,就無法畢業。學生每天的鍛煉要有時間保証,班級的比賽、年級的聯賽必須要達到一定的舉辦次數。如果說‘學會’的問題是考核學生,那麼‘勤練’和‘常賽’就是考核學校,最終政府也要負責任。”

王登峰認為,高水平教練的缺乏是制約校園體育活動開展和水平提高的一個瓶頸。由於以往中小學沒有把競賽作為一個人人需要參與的項目,沒有把開展競賽納入普通學校的功能,學校也就沒有聘請高水平教練的動力。據他透露,最新出台的文件將提出專門設立學校體育教練員崗位,這將為原來專業體系的優秀教練員進入校園執教創造條件。

“學校要經常搞體育競賽的話,就得有教練員,這可以是教師兼任,但沒當過體育教師的就不能當教練。專業技術水平高的教練員,即便是在俱樂部、國家隊做過教練的,要進學校當教練也得經過一定的教育方面的培訓。因為學校的體育競賽是全員競賽,培養運動員不是唯一目標,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我們希望讓孩子們能夠通過競賽掌握規則,領悟勝不驕敗不餒,提升個人品質。”

王登峰相信,最新文件的出台將有力地促進校園體育活動的開展和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同時也需要不斷解決在發展中出現的新問題。

“發展中的問題,呈現出來之后,我們一個一個去解決。缺教練,我們就配教練的崗位。缺經費,我們就加大教育經費投入,加大社會支持,加快向體育部門的傾斜。其核心理念就是教育的體育,是以育人為根本,是讓每一個孩子在體育運動、體育鍛煉、體育競賽中得到磨煉和成長。”王登峰說。

(責編:李乃妍、楊磊)

關於我們

  • 人民體育微博
  • 微信公眾號
  • 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