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底国家游泳中心将迎来首场冰壶比赛

“水立方”变身“冰立方”(新视点)

本报记者 赵展慧

2019年08月28日08:3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近日,随着最后一块预制混凝土板安装完成,北京冬奥会冰壶比赛场馆——水立方冰场可转换结构施工圆满完成。继世界最大奥运游泳馆、世界最大膜结构工程、世界第一个多面体空间钢架结构建筑之后,国家游泳中心又成为世界首个泳池上架设冰壶赛道的双奥场馆、世界首个冰上和水上项目可同时运行的场馆。

  “冰水转换”承建方中建一局介绍,国家游泳中心将在保有水上功能的基础上新增冰上功能,在比赛大厅中部通过搭建可转换结构及安装可拆装制冰系统,形成具有4条标准赛道的冰壶场地,满足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冰壶、轮椅冰壶的赛事需求。未来国家游泳中心将实现冰水赛事场地的双向切换。

  目前,水立方冰壶场馆改造项目的泳池已经覆盖上了一排排1米见方的混凝土方块,泳池上方已搭起钢架,这一用于支撑冰面的可转换钢结构由2600根3米高、2米长的钢材搭建而成。在搭建好防水层、保温层等之后,这里就会成为一座标准的冰壶比赛场地。按照施工计划,今年12月水立方将迎来首场冰壶比赛。场馆永久设施改造任务将于2020年7月完成。

  “水立方”如何变成“冰立方”?

  这可不是在平地上浇筑冰层那么简单!中建一局建设发展公司副总经理侯本才介绍,转换过程需经过5道工序,即把水抽干,搭设钢架和支撑板,铺上保温层和防水层,安装可拆装制冰系统,输送载冷剂将水面冰化,完成水冰转换。改造最大的难度在于控制精度。冰壶比赛对平整度要求非常高,每平方米承受150公斤重量的情况下支撑结构变形不能超过1毫米。

  实现复杂的温度和湿度分层控制,也是“水变冰”的难点。水上项目要求环境高温高湿,冰上项目要求低温低湿,两者需求差距极大。冰壶比赛对赛场的要求更严苛,赛场的温度必须按照3层控制:冰面温度为零下8.5摄氏度;冰面以上1.5米处始终保持在10摄氏度;看台观众区温度为16—18摄氏度,在为冬奥会冰壶比赛提供完美环境的同时,也为观众区提供舒适的环境。中建一局改造项目经理刘军说,“冰立方”冬奥会冰壶场馆改造过程中以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为基础,结合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化技术和设备,实现上述复杂的温度和湿度分层控制。并且通过对智能建筑管理系统进行升级,实时监测、调控冰场温度与空气湿润度。

  冬奥会期间,在“水立方”南广场地下新建的冰上运动中心将供观赛人群体验冰壶运动。这一建筑也通过智能化的设计和建造实现节约土地和能源。比如增加膜结构空腔自然通风,夏季开启自然通风降温,冬季蓄能降低场馆热耗。设计大采光井及导光管,将室外的自然光源引入地下,通过自然采光的方式每年可节约用电2.6万度,相当于一个家庭至少10年的用电量。冰上运动中心建成后不仅服务冬奥会,还将永久服务于推广冰壶运动和群众冰上健身,每年可接待10万冰上运动爱好者。


  《 人民日报 》( 2019年08月28日 19 版)

(责编:张帆、杨磊)

关于我们

  • 人民体育微博
  • 微信公众号
  •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