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佩杰:通过三个改善充分体现学校体育育人效益

2020年10月16日14:44  来源:人民网-体育频道
 

上海体育学院院长、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佩杰对《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进行相关解读。(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劲松/摄)

人民网北京10月16日电(杨磊) 今天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范迪安,上海体育学院院长、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佩杰,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进行解读。

陈佩杰就《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表达了三点体会。他表示,第一,完善学生体育评价机制。重点是通过建立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评价体系,更好地激发学校体育的育人价值。我们大家都知道,学校体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近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强化体育评价。

《方案》提出,要将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作为教育教学考核的重要内容,稳步推进中高考改革,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意见》也提出,“将体育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改进中考体育测试内容方式和计分办法,科学确定并逐步提高分值”;从实践来看,体育纳入中考对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促进效应。教育部最近几年开展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数据表明,初中三年级和高中一年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明显好于其他年级,因为大家都知道,中考是要考体育的。

 下一步,我们还要通过改革创新持续完善评价机制,充分发挥评价机制牵引全局的作用。《意见》提出,“积极推进高校在招生考试当中增设体育项目,启动高校招生中使用体育素养评价结果的研究”。目前上海、云南都启动了学生体育评价改革的探索与实践。通过对中外学生体育评价机制的深入研究,我们认为,积极探索将体育素养指标体系纳入学生体育评价是可行的改革和探索的路径。体育素养包含考察学生的体育意识、知识、行为、技能和成效等方面,通过设立综合维度进而科学评价学生体育和体质健康水平。我们期待在体育素养落地探索取得成果并充分总结经验以后,适时在全国推广。

第二,完善体育教师岗位评价机制。重点是将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业绩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对待,进一步提高队伍的建设水平。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需要所有学科的支撑,不管是哪一个学科的教师,只要做出了应有的工作业绩,都应该同等评价激励。体育教师队伍,尤其是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是推进学校体育发展、指导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意见》对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的部署要求,这也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

第三,完善学校体育工作督导评价机制。重点是将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水平纳入对学校办学水平评价体系。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用“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16个字为学校体育工作作了科学定位。从贯彻落实角度来看,推动学校体育发展,要抓住重视、支持这几个关键词。《意见》提出,“将学校体育纳入地方发展规划,明确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职责。把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素质测评情况和支持学校开展体育工作纳入督导评价范围。”等内容。对此,我认为切中要害,抓住了关键。

他说:“我相信,在文件精神引领和全体学校体育工作者共同努力下,学校体育的育人效益必将得到充分体现。”

(责编:杨磊、张帆)

关于我们

  • 人民体育微博
  • 微信公众号
  •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