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體育>>綜合
人民網>>體育>>正文

征戰莫斯科的日日夜夜(2001年7月27日)

梁麗娟 

2015年01月04日18: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自信出征

7月7日,振梁和我出發去莫斯科。北京申辦團大隊人馬的包機也在這天晚 些時候出發。振梁的機票由國際奧委會提供,我們乘坐的是俄羅斯國際航空公 司的班機。同機的是國際奧委會的中國女委員呂聖榮。國際奧委會112次全會於 7月12日開幕。我們提前出發是因為振梁要出席9日開始的執委會,呂聖榮提前 出發,則是為了在最后的關頭搶時間做爭取委員的工作。與她同行,有說不清的心情。8年前北京第一次申辦失利后,我們同一架飛機從蒙特卡洛回北京,在機上她紅著眼圈陪著兩眼含淚的振梁,走到后艙去向曾為申辦辛勤工作的同志們道謝和撫慰。當時機上是一片嗚咽聲。今天,我們則是滿懷信心地踏上申辦征途。

在機上振梁和呂聖榮互相交換了一下做委員爭取工作的情況。經過三個中 國國際奧委會委員和鄧亞萍這個運動員委員會委員的協同作戰,對於委員的投票趨向大體有了底。在飛機上振梁又對委員的情況逐個按最嚴格的標准進行分析統計。他估算第一輪北京將能得42到48票,第二輪將能得54票上下。因為委員之間不少是多年的朋友,其中一部分委員可能會在最后投票給北京之前,先在第一或第二輪表決時把票投給自己朋友所在的候選城市。

分分秒秒

在莫斯科的分分秒秒都是做委員工作的時間,連倒時差的時間也沒有。一早起來先淋浴讓自己清醒些,在盥洗的間歇趕緊看當天的電視新聞,然后到餐廳就餐的時間都差不多。去得早可以參加別人的空桌,在餐廳取食前還要到每張有委員的餐桌前去打招呼。與有的委員是友好交談,與有的委員是交換信息。

早餐后振梁要去開會,我則參加夫人們的文化節目。夫人們活動的時間是上午10時到下午近3時,參觀沙皇時貴族的庄園、畫廊、博物館之類,每個節目 都附帶有個小型音樂會。中午時振梁與我各自為戰,他繼續同不同委員吃飯交談,我則盡可能多地和委員夫人泡在一起。晚上有各種大型活動,我們又在一 起共同作戰。每天晚上要忙到兩三點才能拖著疲倦的身軀上床。

上次申辦時有70多個委員偕同夫人訪問北京。我在接待夫人工作中交了許多朋友。去年以來國際奧委會經過改革,增加了幾十個新委員,我得在參觀活動中設法結識這些新委員的夫人,同她們自然地交成朋友。直到投票這一刻,我們都在爭分奪秒地直接、間接做委員的工作。

如願以償

7月13日這天,我沒有去參加文化活動,而是到會場去聽各個申辦團的陳述。 日本委員豬谷的夫人同我在一起。大阪的陳述挺不錯,可惜他們幾乎肯定會很 早被淘汰。北京的陳述是下午的第一個,進會場旁聽和攝影的記者最多。80多 歲的巴西委員阿維蘭熱夫人也坐在我旁邊,上午她沒有來,下午是專門來聽北 京陳述的。他們對李嵐清副總理流暢的英文很感意外。當我告訴她們講稿是李 嵐清副總理自己寫的時,她們更對中國新一代國家領導人的形象感到吃驚。她 們對北京代表團整個陳述水平印象深刻,阿維蘭熱夫人情不自禁地鼓掌贊許。 坐在我身后的都靈冬奧會組委會副主席在陳述結束時忘情地在會場裡大叫“BRA VO(棒極了)!”

全部陳述結束后,豬谷夫人和我到全會會場對面的電影廳坐到本國代表團 裡等著聽宣布投票結果。大家都很著急、興奮。當我看見三位監票人拿著封好 的信封往薩馬蘭奇主席跟前走時,我告訴旁邊的人:“我們成功了!”電影廳 裡的大屏幕看不清主席台上的細致表情。事后振梁告訴我,三個對我們友好的 監票人從他身后走向主席台時,不約而同地都朝振梁眨了眨眼睛。薩馬蘭奇從 振梁身后經過去宣布時,也朝振梁輕微地點了點頭。這是中國人民和我們的國 外朋友的共同願望,大家都期盼這個好消息。

聽到宣布后,北京代表團雀躍歡呼,當我離開電影廳時,一個國際奧委會的工作人員堵住我的路,抱住我高興得直掉眼淚。

國際奧委會委員夫人們已在會場外等著我,她們裡三層、外三層地包圍了我,搶著擁抱我表示祝賀。我的臉上潮呼呼的,有我自己歡樂的眼淚,也有許多人潮濕的唇印。我的眼鏡片更是被糊得像磨砂玻璃,什麼都看不見了。中國受到全世界的祝福和重視,我深為我的祖國自豪。

依依惜別

第112次全會是薩馬蘭奇主席參加的最后一次全會,各種活動的安排幾乎都 與向薩馬蘭奇告別有關,既細致又很有感情。

全會會場外是個名為《薩馬蘭奇年代》的英、法兩種文字加上片的小型展覽,介紹薩馬蘭奇就任國際奧委會主席以來的光輝業績。

7月11日,在普希金博物館裡舉行《奧林匹克全景》雜志發行25周年的慶祝儀式,在這個集會上向薩馬蘭奇贈送了專為薩馬蘭奇出版的兩本著作。

7月12日,在莫斯科大劇院舉行的隆重的全會開幕式上,俄羅斯委員、俄羅斯奧委會主席斯米爾諾夫的講話不是大篇的官樣文章,而是很有感情地談到薩馬蘭奇主席這些年來對奧林匹克運動的貢獻,尤其是對俄羅斯奧委會和他本人 的關切,他還安排了普京總統向薩馬蘭奇授勛的庄重儀式。

7月13日,薩馬蘭奇主席宣布北京當選為2008年奧運會舉辦城市。這一刻終於了卻了這位老人的多年心願。雖然他是主席,隻能公開表示中立,但他的內心一直是向著北京的。

7月14日,在盧敘尼奇運動場舉行的莫斯科市長盧日科夫招待會更是別開生 面。大家到達會場時不理解怎麼都來到運動場外的露天地點站著。原來在運動 場外豎立了一個圓形的巨大石碑,上面刻有太陽照耀下的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 吉祥物小熊米莎和薩馬蘭奇的頭像。石碑揭幕后,市長和薩馬蘭奇走到廣場的 另一端,同一位警衛走進一座建筑用高大雲梯的大鐵斗。在“再見”的歌聲中, 雲梯慢慢地將鐵斗升上十幾米的高空,薩馬蘭奇向廣場上的人群揮手告別,也 深情地告別他21年前作為新當選主席時出席奧運會開幕式的運動場。

7月15日,國際奧委會專門為薩馬蘭奇舉行了盛大招待會。會場比足球場還 大,會場的布置是濃郁的俄羅斯裝飾,節目也都是俄羅斯的民族歌舞。在簡潔 的告別講話后,人們向薩馬蘭奇獻了一束鮮花,這時國際奧委會四個工作人員 抱來四本大紀念冊送給薩馬蘭奇。這四本紀念冊每一本都又厚又長,像四個小文件箱。內容是由全體國際奧委會委員、各國際單項體育組織主席、許多國家 元首、各國奧委會主席和著名運動員寫的400多份給薩馬蘭奇的致詞和評價。這 是國際奧委會的工作人員在薩馬蘭奇不知道的情況下早就著手准備的,為的是 再給他留一份珍貴的禮物和驚喜。

7月16日,在工會圓柱大廳宣布新主席的選舉結果,當年薩馬蘭奇主席就是 在這裡當選為國際奧委會第七任主席的。大廳門外是英、法、俄文大字的“謝謝,薩馬蘭奇”。薩馬蘭奇用顫抖的手撕開信封讀出新主席羅格的名字,會場中歡聲雷動。當羅格將奧林匹克金質勛章挂在薩馬蘭奇脖子上后,兩人擁抱致意,薩馬蘭奇老人流下了激動的眼淚。

再見,薩翁!感謝你為奧林匹克運動所做的一切。

(本文作者為國際奧委會執委何振梁的夫人) 

(責編:楊磊、袁悅)

相關專題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