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體育
人民網>>體育>>正文

申辦冬奧會,能帶來什麼(體壇聚焦)

本報記者 鄭軼 馬劍 李碩

2015年01月12日07:2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申辦冬奧會,能帶來什麼(體壇聚焦)

  1月1日,北京市民冒著嚴寒攀登長城。當日,2015全國新年登高健身活動在國內22個省區市同時開展,2022名北京市民以及眾多國內外游客在北京延慶縣八達嶺長城參加主會場的徒步攀登長城活動,助力北京和張家口申辦2022年冬奧會。新華社記者 李 欣攝(資料圖片)

  中國與申奧,已多次結緣。

  1991年2月,北京市向中國奧委會正式提出舉辦2000年奧運會的申請,並於當年12月向國際奧委會遞交了申請書,那是我們與申奧的第一次“親密接觸”。

  7年之后,在經歷上一次“擦肩而過”后,北京第二次踏上申奧征程,最終成為2008年奧運會舉辦城市……

  時光荏苒,而今我們再一次與申奧“牽手”。1月6日,北京冬奧申委代表團向國際奧委會提交2022年冬奧會的《申辦報告》,這標志著北京、張家口聯合申冬奧邁入“重要時刻”。

  每一次與奧林匹克同行,總有沉甸甸的收獲。這一次,申辦冬奧會又將給我們帶來什麼?

  積極融入時代發展潮流

  申奧符合中國發展理念

  當年第一次申奧時,我國舉辦綜合性國際賽事的經驗不多,尚不為國際社會所了解。當時提出的申奧口號“開放的中國盼奧運”,折射出中國體育對外交往、展示國家形象的強烈訴求。等到第二次申奧時,北京已擁有較為成熟的申奧理念,所提出的“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理念,既與北京融合發展的大趨勢契合,也吸收了此前3屆奧運會的核心主題與成功模式。

  相比之下,此次申辦冬奧會,核心呈現“以運動員為中心、可持續發展、節儉辦賽”三大理念。《申辦報告》承諾,如果北京舉辦2022年冬奧會,將把方便運動員作為首要標准,在訓練、競賽、住宿、交通、餐飲、醫療、文化交流等環節提供全方位、高水平的服務,促進每個運動員達到最佳競技狀態。此外,北京將把冬奧會申辦與城市生態環境改善、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樹立奧林匹克運動與城市互動發展、共贏發展的典范,創造更多積極、持久的奧運遺產,更好地惠及公眾。

  對此,體育學者、江西財經大學副校長易劍東認為,這三大理念符合中國的發展趨勢,契合了《奧林匹克2020議程》的改革方向,也回應了百姓訴求與社會期望。“比如尊重、強化運動員的核心地位,就是國際奧委會自我反思、回歸本源的實踐。可持續發展,強調舉辦奧運會與一個城市長期戰略發展的關系,國際奧委會一直倡導,舉辦城市收獲奧運榮光后,不應造成拖累城市的痛苦。節儉辦賽,則來自國際社會對索契冬奧會巨額資本投入的反思,這也是奧運會未來發展的核心方向。”

  亞奧理事會終身名譽副主席魏紀中表示,我們提出申辦三大理念在前,國際奧委會宣布改革在后。“此次申辦冬奧會提出的理念,與國際奧委會改革方向不謀而合,從根本說,也是源自我們自身的發展需要。這種契合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京張聯合申辦意義深遠

  申奧契合中國發展戰略

  歷經多年積極參與奧林匹克運動,在接連舉辦北京奧運會與南京青奧會后,我們對申奧已有了更寬廣的視野、更從容的心態、更務實的考量。

  易劍東認為,相比於北京,申辦冬奧會對張家口的改變可能更大,將創造經濟發展、綜合實力升級的新契機。“京張高速鐵路的開通,將改變其封閉的狀態。崇禮‘冰雪小鎮’的建設,勢必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大氣質量的聯動治理,則將促進城市環境的改善。崇禮被稱作‘中國雪都’、‘東方達沃斯’,一旦借助冬奧會打造‘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張家口將實現城市品牌、產業結構、國際形象的全面提升。”在他看來,這是國際奧委會最為看重的“舉辦奧運對一個城市的改變”。當申辦冬奧會與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國家戰略重合,將擁有強大支撐,這不簡單具有體育意義,更將帶來經濟、文化、社會的綜合價值。

  “第一次北京申奧時,國際形勢對我們不利,所以申奧時政治上講得多一些。第二次申辦2008年奧運會,新建體育場館、城市設施比較多。”魏紀中表示,“當前,我國政治、經濟、社會的大環境已趨於成熟,基本設施和條件都已具備,申辦冬奧會是融入整個國家發展之中。”比如對環保的投入,就不隻針對一個運動會,而是立足於京津冀乃至全國層面的環境治理。申辦冬奧會與國家形勢、整體發展相契合,帶有巨大的推動作用,從環境、經濟、旅游、體育休閑等方方面面,受益的是整個區域。

  打通國內國際體育邊界

  申奧助推中國體育改革

  2008年北京奧運會后,中國從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轉向。時至今日,這種戰略轉型仍在路上。而2014年,自上而下的一系列動作,標志著體育界進入“深化改革”的新階段。在這個大背景下,申辦冬奧會具有更深層次的意味。

  易劍東認為,國際奧委會對於舉辦奧運會有明顯的趨向。首先要對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有推動作用。此次申辦冬奧會,選擇賽區、場館建設等都引入國際團隊,就是順應國際奧委會的理念,以更開放的態度融入國際體育。其次,申奧要對社會開放,不能是體育界的小圈子在玩,包括政府、社會組織等,都應該積極合作,讓不同的利益主體都能參與並受惠。“申辦冬奧會,不能奢望畢其功於一役,我們的目光要從東道主拿金牌的傳統觀念解放出來,轉為讓更多人改變生活方式、融入冰雪運動的大變革,這也是中國真正邁向體育強國的必經之路。”

  從某種意義上,申辦冬奧會的過程,也是推動體育改革過程。無論是體育改革強調的簡政放權、釋放民間活力,還是國際奧委會呼吁的“善治”、聽取社會呼聲,均體現了兩者的理念匹配。正如易劍東所言,“體育改革突出競技體育與全民健身協調發展,此次《申辦報告》中,關於競技體育的篇幅遠遠少於全民健身的篇幅,不再過多關注拿多少金牌、國家隊建設等,而更多聚焦冰雪運動普及、體育人口增加等內容。”

  盡管申辦冬奧會還在路上,但對體育發展的作用已經顯現。3億人上冰雪的大目標,正在拉動我國冰雪運動的發展步伐。在魏紀中看來,近年來群眾對冰雪項目的需求相當旺盛,甚至是供不應求,而目前的冰雪設施顯然還沒跟上。“在《申辦報告》中,大多數承諾都是不管申辦成不成功、未來都必須要做的,這與上一次申奧有很大不同。這些目標不只是為了舉辦冬奧會,而是立足於全民健身的發展需求。”據悉,有國際機構做過調查,此次申冬奧的支持率比當初北京申奧還要高。“通過北京奧運會,老百姓的體育意識得到提升,感受到奧運會對城市發展、經濟社會的促進作用。如果這一次申辦冬奧會真正實現3億人上冰雪,將成為中國跨入體育強國的重要標志。”魏紀中說。

(責編:林露、胡雪蓉)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