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球,終於徹底吹響了改革的號角,春天來了!
《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16日公布,這個中國足球歷史上的裡程碑事件,給長期低迷的中國足球,帶來了濃濃暖意。
為何要對中國足球進行全方位的深化改革?這次改革和過去究竟有何不同?《方案》中11大項50條款的改革措施,對准了中國足球的哪些病灶、能帶來哪些積極變化?
追求體育強國夢想
自2014年1月起,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至今已召開10次會議,審議及審議通過了40余份規則、方案、意見等重要文件。今年2月27日通過的《方案》,是唯一一份涉及體育的改革方案。
“此次足球改革由中央深改小組強力推動,其視野要高於足球項目本身。可以說,《方案》是把足球當做發展體育運動的突破口,更將分散到社會、經濟、文化多個層面,最終的目標,就是達成體育強國夢乃至中國夢的建設。”上海體育學院體育產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海燕認為。
作為職業體育的代表,中國足球是影響力最大、關注度最高、難度最大、職業特點最突出,同時也是國家隊成績“一窮二白”的運動項目。由於1994年啟動的職業足球改革並不徹底,暴露出的裁判爭議、注冊糾紛、賽場斗毆等問題,如今接連出現在籃球領域。
由此,足球改革不僅是振興足球的自身需要,還是整個中國體育改革轉型的突破口和試驗田,力爭為其他體育項目的機制體制改革闖出一條新路。
管辦分離逐步實現
對大多數球迷來說,以中超聯賽為代表的職業足球,是他們關注的焦點。然而,職業足球恰恰也是中國足球昔日遭遇問題的重災區,究其根源,中國足協一套班子、兩塊牌子的體制機制問題,被一再提起。
平心而論,中國足球的很多問題並不完全是由管理部門引起的,但職業化改革的不充分、不徹底,特別是管理部門的不作為、亂作為,是導致其逐步走向深淵的主要原因。1992年的紅山口會議,吹響了中國足球由專業化向職業化轉變的號角。
然而,中國足球的管理機構仍然扮演著社團組織、行政機構等多重角色。一方面,對本該由市場運作的職業聯賽干預過多,“管理”方式是粗暴的、包辦式的,依然秉承著計劃經濟的僵硬思路,甚至有“濫權”之嫌,而“濫權”必然會導致腐敗﹔另一方面,對聯賽、對國字號隊伍的管理卻失之於寬、失之於軟,對諸多惡劣行徑近乎縱容,這是不作為,是“懶政”。
對此,《方案》 中對體制和機制的改革貫穿始終,調整改革中國足球協會,成為改革方案的開頭第一條。與國家體育總局脫鉤、不設行政級別,是中國足協改革的兩大要點。
《方案》將足協明確定位為社團法人,與國家體育總局脫鉤,解決了廣受詬病的總局足管中心和中國足協“政社不分、管辦不分”的痼疾,明確了權責。
“中國足球協會不設行政級別”,在理論上直接斷掉了足球管理部門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的后路。目前,國家體育總局足管中心主任是司局級干部,他們同時也是中國足協的專職副主席。未來,隻有足管中心還存在行政干部序列,中國足協將體現更廣泛的代表性和專業性。
根據《方案》,各省市的地方足協將按照中國足協的管理體制調整組建,一樣都要去行政化,和體育部門脫鉤。對此,上海市足協副秘書長沈雷認為,從這次改革的速度和力度來看,足協的職能和定位會逐步與國際接軌。但《方案》裡也提到,“中國足協設立黨委,由體育總局黨組領導”。
瓶頸問題如何化解
在很多人眼裡,足球還只是比分,是球場成績,是聯賽排名,但歐美等發達國家都把足球納入了國家文化、國民凝聚力建設的范疇。
英國對於足球曾這樣定義:“很幸運,上帝選擇了足球,作為人類游戲的代表,如此創意地講故事。”被經濟危機困擾的西班牙,在國家隊奪得2010年南非世界杯后,極大地振奮了民族情緒。
如今,《方案》把足球提到了國家層面的高度,足球已是社會系統工程,足球改革也不再是體育部門的“家務事”,若僅靠一個或少數部門推動,改革會否將步履蹣跚?
最顯眼的制度保障,應該是確立足球改革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制度。這個制度確保了教育、體育等各方面“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共同推動足球改革,將最大限度地保証政令暢通、執行有力。
職業足球講究市場為先,這次足球改革強化了國家層面的扶植,市場體制和舉國體制是否存在沖突?對此,吳金貴認為,中國足球出現丑惡現象、青少年人才青黃不接,恰恰是國家放棄了監管。在歐洲國家,再窮也不能窮足球屬於普遍現象:“德國政府為振興青少年足球,投入了5億多歐元,這才換來了2014年世界杯奪冠。”吳金貴還表示,政府對職業足球監管或扶持,在世界足壇也是一種常態,“當年處於危機的漢堡俱樂部,曾得到政府的資助,象征性支付了一歐元,就獲得了體育場的使用權。澳大利亞俱樂部總投入有工資帽,老板有錢也不能太任性,都要根據規則來,這都是政府監管的體現。”
“過去在體育項目的發展和改革進程中,對市場機制和舉國體制的認識往往容易走偏,或是完全舉國,或是純市場引導,這並不符合體育發展的客觀規律,不是一個健康的發展道理。”黃海燕認為,《方案》 首次明確市場機制要與舉國體育形成一個合力,“如鼓勵地方政府以場館入股俱樂部,形成合理的投資來源結構,推動實現俱樂部的地域化,並鼓勵具備條件的俱樂部逐步實現名稱的非企業化,打造百年俱樂部。”
足球改革耗時長、見效慢,《方案》 目標實行“三步走”,已充分考慮到改革的長期性和艱巨性。想要實現中國男足進入世界強隊前列、積極申辦世界杯的遠期目標,絕非一日之功。不過,隻要各個層面踏踏實實貫徹落實改革措施,相信中國足球的振興只是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