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4月2日體育專電(新華社記者公兵、樹文、汪涌、丁靜)日本足球曾長期是中國的手下敗將。但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強勢崛起,突飛猛進。其秘訣是日本全面啟動職業聯賽,並在青少年中推廣和普及校園足球,把足球課程納入學校教育,持續聘請世界頂尖教練員提高國家隊水平,鼓勵優秀運動員赴歐洲等世界頂尖俱樂部踢球……形成了可持續發展的技術之路。
20年積蓄力量
日本用了20余年的時間積蓄能量。經過精心籌劃的J聯賽啟動之初,當時不差錢的日本利用這一契機,修建了許多專業足球體育場。到現在為止,日本已建起20多個專業足球場,參加J1聯賽的俱樂部有18個,參加J2聯賽的俱樂部有20個,這不僅為球員們搭起了展示才華的舞台,還讓更多的民眾能在當地享受足球比賽帶來的樂趣。
1992年在日本舉行的亞洲杯上,日本隊首次奪得冠軍。再加上2002年與韓國聯合舉辦世界杯等一系列頗具影響力的事件,不僅為日本足球的電視轉播收視率創下歷史新高,更使得足球在日本逐漸成為越來越受青少年喜歡的運動項目。
現在日本的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有不同的培養方式,許多學校成立了自己的足球俱樂部。
據介紹,日本大學男足球隊共400多支,按照不同地區劃入9個大學生足球聯盟,每個聯盟有4個級別的聯賽,每個聯賽有12支球隊,每支球隊一年可以打30-50場正式比賽。
日本足協通過國家訓練中心,每月或者是幾個月一次把從中發現的頂尖選手集合到一起進行訓練和培養。本田圭佑和中村俊輔等都是通過這樣的方式發掘出來的。
由於足球被列為學校正式的體育課程,加上相關題材動漫的出版,日本的足球愛好者數量呈爆發性增長,形成了越來越厚的金字塔底座。同東京奧運會時隻培養出一些精英選手完全不同,日本足球完成了從精英足球向大眾足球的轉換。
據不完全統計,日本U12-15的注冊人數近25萬,U15-18的注冊人數近17萬,U12以下的足球人口超過30萬,校園球隊與俱樂部梯隊以各自的體系並存。2002年世界杯打入16強的日本隊23人名單中,包括中田英壽在內的9人來自高中聯賽。
“踢球是心智的較量”
日本男足曾5次獲得大運會的金牌。日本大運隊主教練乾正弘說:“光踢球是不行的,必須要有智慧,現代足球是技能的比拼,更是心智的較量。通過學習,學生們理解閱讀比賽和執行技戰術能力很高。足球生涯畢竟十分短暫,退役之后要想自食其力,必須有學歷。”
日本成為職業球員有三種方式。第一是大學畢業進入職業隊﹔第二是高中畢業直接進入職業隊﹔第三是職業梯隊自己培養。每年,約有60名大學畢業生成為職業球員,約15人從高中進入職業隊,而職業隊自己培養的約有30人。現如今,大學培養出的職業球員每年遞增很快,職業梯隊培養的呈現低增長,高中畢業就去踢職業的人越來越少。
足球教練
好的教練對於提升高校足球必不可少。在日本高校足球中,每支球隊都有3-5名職業教練,他們的智慧和經驗可以幫助學生更快提高。在日本,有執教証書的教練在高校、職業隊之間流動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情,許多退役球員都願意回到校園中來。
更重要的是足球是現代教育重要手段,可以更好地幫助孩子成長,最終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年輕人。因此,足球在日本受到家長和孩子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