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來的終歸會來,該去的一定會去。等待太久,以致很多人都已不再期待的“再見”,終於要從劉翔口中說出了。
因為是唯一的劉翔,因為是曾經的飛人,也因為那兩次無比相似且無比尷尬的奧運退賽,所以,不管劉翔如何低調、謹慎,他的正式告別注定還是要把他推到風口浪尖,並再次接受質疑乃至非議的狂轟濫炸。
盡管迄今為止,很多推斷依然停留在猜測階段,並沒有實質性的証據,也沒有擺脫輿論分析的烙印,但在如今這個體育極度娛樂化的年代,僅憑疑點和巧合,就足以成為熱門話題。更何況常年身處體制內的劉翔,既沒有專業的公關團隊,也不擅長使自己脫困,以致於連新婚妻子被別人八卦過往情史,都成了記在劉翔腦袋上的“過錯”。
頂著“騙子”、“演員”的帽子,劉翔原本還試圖用成績回擊,但他那個不堪承受跑道之重的腳踝,終究還是把劉翔逼到了退役的時刻。
不過,好在經過這一輪的輿論攻勢之后,劉翔終於可以在33歲的年紀卸下運動員的重擔,重新做回自己,做回一個普通人。不管未來是讀書、經商還是從政、當教練,他都可以邁開大步,去開啟人生的另一扇大門。
劉翔用退役給自己鬆綁,卸掉枷鎖,去做自由快樂的自己。而看客們不管內心仍有多少疑慮,不妨在這次集體瘋狂吐糟之后,放下“劉翔”,讓質疑隨風。這樣,我們或許仍會在天高雲淡的某天,記起雅典跑道上那個風一樣的追風少年,記起那個少年的桀驁不馴,以及他在田徑跑道上帶給黃種人的榮光。或許會在淡忘那兩次刺眼的奧運退賽后,想起這個年輕人曾經奪得過26次世界冠軍,勝率之高連他的黑皮膚對手亦羨慕不已。而這些,是會載入史冊的紀錄,也是在未來很多年裡很難被黃種人再次打破的紀錄。
所以,體制內的“乖乖仔”劉翔雖然未能像姚明或李娜那樣,成為沖破體制的挑戰者,但他寫下的前無古人的輝煌一頁,依然會讓他享有開創者的殊榮。這一點也是其他運動員難以望其項背的。
劉翔退役之后,中國田徑在跑道上恢復往日的平靜幾乎是預料之中的事。不管是劉翔的師弟謝文駿,還是男子百米選手張培萌,他們所能做的,仍然是想辦法跑進世界大賽的決賽,以及去爭奪亞洲大賽的冠軍。
同樣的孫海平教練,卻很難再教出另一個劉翔,這也注定中國田徑到了必須走出劉翔影子的時候,去正視自身的全部和現狀。如今,跑步很熱,馬拉鬆很火,全民健身迎來了歷史性的機遇。足球開始走進校園,體育正在回歸教育本質,中國田徑有太多的可為,也可以創造明媚的未來。而這個未來,不一定非要挂鉤金牌,卻一定可以照亮無數人的健康前程。
劉翔退役,往事隨風。就當作是對一個年輕人絢爛青春歲月的紀念,當作一個民族曾經對金牌如此狂熱的追憶,以及田徑回歸其生存常態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