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國際乒聯主席托馬斯·維克特在蘇州宣布,國際乒聯已經擁有222個成員,與排球並列世界第一大單項體育組織。然而與此相對的是,當天的乒聯代表大會上,隻有德國的杜塞爾多夫一座城市申辦2017年的世乒賽單項賽。這一熱一冷,折射出世乒賽“體態臃腫”已達到了一個危險的臨界點。
2010年莫斯科世乒賽時,國際乒聯隻有210個會員,隨后短短5年時間增加了12個會員。然而與成員擴張呈負相關的是,過去5年,國際乒聯對旗下最優秀協會的世乒賽參賽資格,持續進行削減。2011年鹿特丹世乒賽上,兩年前還可以最多有7對參賽的混雙項目,被削減為最多3對﹔去年東京世乒賽團體賽期間,國際乒聯又將一個成員參加世乒賽男女雙和混雙的最多3對削減為最多2對(東道主3對),同時單打的席位從過去最多7個縮減為5個(東道主6個)。“我認為兩個(雙打)就夠了。”維克特昨天說,“因為希望更多的乒聯成員能夠參賽,但如果不削減,規模就太大了。”然而即便如此,本屆蘇州世乒賽仍有超過3000名注冊人員參會,而一屆奧運會的運動員、教練員、官員參會數字,也只是萬人左右。
規模膨脹意味著舉辦者需要投入更多,這自然就抬高了舉辦門檻。如今作為國際乒聯旗下最棒宣傳展示平台的世乒賽,已經出現了令人望而卻步的景象:相對參會人數較少的世乒賽團體賽,在去年東京世乒賽出現男子116隊、女子95隊的盛況后,因不堪重負,規定今后男女參賽隊最多隻能各96支,但好在申辦2016年世乒賽團體賽時,還有包括日本大阪、瑞典的一座城市以及最終當選的馬來西亞吉隆坡三個城市爭辦。而參會規模更大的世乒賽單項賽,在2017年申辦時,竟然隻有德國的杜塞爾多夫提出了申請。需要注意的一點是,過去11年裡,德國已經在2006年、2012年分別舉辦過兩次世乒賽,本次舉辦世乒賽的中國,也在2005年、2008年舉辦過兩次,日本則在2009年和2014年舉辦過兩次。維克特也承認,如今能夠舉辦世乒賽的國家范圍已經很小,“隻有一些國家有能力了,如中國、德國、瑞典和日本。”他說,“之后我們會有一些相關的措施來控制規模。”
但恐怕國際乒聯希望更多“兄弟”一起在世乒賽上聚會的美好想法,打擊的不僅僅是有意舉辦者的熱情,對比賽的精彩程度也是一種巨大的“稀釋”。因為乒聯最優秀成員的參賽席位受到了不斷的削減,取而代之的是來“聚會”而非“比賽”的,這就出現了混雙首輪,陳夢/萊貝鬆(法國)組合僅用16分鐘,4局隻丟8分就搞定對手的情況,類似這樣的比賽,在本屆世乒賽的前兩個比賽日中還有不少。這樣的比賽精彩嗎?吸引人嗎?酷嗎?有懸念嗎?如果答案是“否”,國際乒聯就應該為世乒賽“瘦身”了,不是削減最優秀成員的參賽名額,而是為參賽資格設立門檻兒。試想如果足球世界杯是一個見者有份兒的聚會,還會使世界瘋狂,令傳媒著迷,讓資本趨之若鹜嗎?又何須為缺少舉辦者而發愁呢?如此看,世乒賽的“體態臃腫”是不是已經到了一個危險的臨界點了?(李遠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