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體育>>2015女足世界杯
人民網>>體育>>正文

世界女足很缺錢 她們踢球隻為愛

2015年07月06日14:01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世界女足很缺錢 她們踢球隻為愛

  女足姑娘的足球夢從未停歇

  新華網溫哥華7月5日體育專電(記者馬邦杰 岳東興)中國女足注冊球員少——隻有7000多人,收入慘淡被歸結為主要原因。美國、德國女足球員大多收入也都微薄,為什麼就能分別有300萬和100萬注冊球員?

  據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報道,美國女足聯賽一些球員一個賽季收入隻有7000美元。這沒有阻礙她們的國家隊在溫哥華第三次奪得世界杯冠軍。英格蘭女足聯賽不少球員一個月隻有200英鎊的薪水。這樣低的工資待遇也沒成為英格蘭隊奪得世界杯季軍的障礙。

  中國女足待遇低、生活差早就眾所周知,那為什麼還能有7000名注冊球員?這些人明明知道待遇不好,卻偏偏自己選擇來吃苦受窮?

  回答這些問題之前,讓我們先來看看世界女足的經濟慘狀,就能更加理性地看待女足待遇低的問題。

  根據記者近日從國際足聯女足論壇上拿到的權威數字,上個賽季國際足聯下屬協會對於女足的投資隻有1.56億美元,大約隻有皇家馬德裡男足俱樂部同期收入(7.46億美元)的五分之一。其中85%的資金是從男足撥過來的,其他為政府撥款和商業贊助,一共才2390萬美元。

  世界前20位的女足聯賽上個賽季一共收入3890萬美元,其中64%來自足協,9%來自政府,25%來自贊助(大約972萬美元)。這些全球最好的女足聯賽一個賽季拿到的贊助經費也不足1000萬美元,平均每家不到50萬。看到這個數字,我們就沒必要再去迷信歐美所謂的女足職業聯賽了。

  法國裡昂女足俱樂部是歐洲最成功的職業女足俱樂部之一,球員每月也隻有4000到12000歐元的薪水,相當於當地中產的收入,退役之后必須要另謀生路。瑞典職業女足聯賽裡大多其實是業余球員。前瑞典國腳瑪琳告訴記者,那裡很多球員的收入不足以糊口,必須要額外打工才能養活自己。“但這不會影響她們對足球的熱愛。她們踢球是因為熱愛!”瑪琳說。

  本屆世界杯英格蘭隊隊員斯托尼曾是2012年奧運會英國隊隊長。在英格蘭足總出台新的獎勵政策之后,她現在一年收入最多也就65000英鎊。三年前,她隻能拿到25000英鎊的年薪,大約是切爾西男足隊長特裡一天的收入。

  對此差若天壤的收入,斯托尼沒有任何抱怨。她說:“我記得過去踢球都要自己付錢。現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別人還付你錢,這實在好極了。我知道我的隊友也都這樣想的。在我們國家沒有一個女足隊員是因為經濟原因來踢球的。我們踢球是因為我們想踢球,是因為我們熱愛。”

  美國兩次啟動女足職業聯賽,都因為資金缺乏夭折。美國縱然擁有世界上最好的女足市場,現在他們的女足聯賽也是在勉強維持,幸虧國家隊選手都從美國足協領薪,減輕了俱樂部的負擔。

  目前世界收入最高的女足球員——美國前鋒摩根,一年約有300萬美元,其中90%來自個人商業贊助。但她的國家隊隊友年薪大都隻有20多萬美元。而美國女足聯賽非國家隊選手的年薪隻有7000至38000美元。她們很多都要在比賽之外打工謀生。

  低收入,是全世界女足的正常狀態。來這裡踢球不可能像職業男足那樣賺錢養老。那為什麼全世界還有成百上千萬的女孩在踢球,原因很簡單:熱愛!

  和高度職業化的男足相比,世界女足運動實際還處於業余階段。從事業余體育本應就是出於熱愛,如果還能賺錢,當然值得為之欣然。如果能理解這個道理,就能理解英格蘭球員斯托尼的心態。

  歐美對於業余選手的教育有嚴格的規定。美國電影《金球(MONEYBALL)》裡有一幕對此是很好的注釋:一個有棒球天賦的高中生得到了職業俱樂部的邀請,同時也拿到了名牌大學的獎學金。他可以加盟俱樂部成為職業選手,拿到高工資,保証今后生活不會給社會帶來負擔,因此可以不用繼續上學﹔如果他接受獎學金去上大學,那就是個業余選手,雖然在大學可以繼續打球,但學業不能耽擱,這也能保証他將來能靠自己的能力謀生。

  美國女足球員無論是過去的米婭·哈姆還是現在的勞埃德、摩根和索洛,都是大學畢業生。她們既要踢球,又要完成大學學業,其實生活很辛苦。孫雯對記者說,和她同時期踢球的一些美國女足球員現在有的是律師,有的是公司高管。像米婭·哈姆,現在是羅馬俱樂部的高層官員。

  說到這裡,可以談談中國女足的與眾不同了。中國女足選手既不是職業、也不是業余球員,而是專業球員。專業球員的身份在奧運會上被列為業余球員,但經常像職業球員一樣訓練,卻又拿不到職業球員的薪水。

  於是,問題就出現了。我們的女足球員無論在俱樂部還是國家隊都是長期集訓,足球是她們生活的唯一內容,沒有時間去上學接受教育,或者學習其他技能。如果長期踢球不能帶來足夠的收入,那麼她們退役之后的生計就會出現問題。

  每逢世界杯大賽,中國女足一旦表現出彩,會有一些短期的外界獎勵或贊助注入,但都是短期行為,非長久之計。中國女足忽略教育的模式沒有可持續性。國際足聯女子足球部主管塔基亞娜·海妮警告中國女足這種專業化訓練模式有“危險”。她說:“女足運動員一定要把踢球和教育結合起來,千萬不要隻關注踢球,而忘記教育。”

  中國女足很多球員在專業隊踢球難免身在曹營心在漢,要為未來出路操心。這樣,女足就成為一塊跳板。借助於此,很多人實現了人生的轉變,年紀輕輕就退役去上學或者轉入他行了,不再繼續她們熱愛的足球事業,人才流失嚴重。中國國家隊小鬼當家,正是因為留不住經驗豐富的老球員。美國射手勞埃德將近33歲還能在世界杯決賽中上演帽子戲法。中國女足32歲的球員早就退役了。

  可是誰能因此去譴責她們?她們也愛踢球,但迫於未來的生計壓力,她們實在愛不起足球。

(責編:胡雪蓉、楊磊)

相關專題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