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體育>>人民足球
人民網>>體育>>正文

成績有所提高,人口基數仍然不足,上升通道尚未完全打開——

三大球在學校迎來大發展尚需時日

楊屾

2015年07月13日08:44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我們應該多學學美國體育,也不用完全照搬,把學校體育有計劃地搞好,再把進入職業體育的通道理順,我覺得有個十幾年時間,我們的三大球,乃至中國體育后備人才匱乏的問題,都能得到解決。”中國大學生女排代表隊主帥、前國手楊昊說。

“未來,肯定會有越來越多的優秀運動員出自校園體育培養體系。就女子項目來說更是如此,美國的女足職業聯賽也搞不下去,但這並不影響美國的女足人口基數。所以,中國女足要想得到發展,必須回歸校園。”中國大學生女足代表隊助理教練、前國腳畢妍的觀點與楊昊一致。

隨著女足、女排兩支代表隊先后止步四強,中國三大球在本屆光州大運會上的表演全部結束。盡管成績不突出,但高校體育的三大球項目,仍然在通過自身的不斷努力,摸索著自己的發展方向。

在本屆光州大運會的中國大學生體育代表團中,有85%的運動員是由高校自主培養的,而三大球項目的自主培養率,更是達到了100%。

兩年前的喀山大運會上,中國大學生體育代表團首次嘗試派出由高校自主培養的運動員參加三大球比賽,而三大球6支隊伍的表現,可以說是全軍覆沒,尤其是在上一屆深圳大運會上奪冠的中國大學生女足,連小組都未能出線。

經過兩年的努力,三大球代表隊在本屆大運會上有了一些起色,打出好幾場漂亮的比賽。

“三大球代表隊這次的成績隻能說一般,但團部領導非常滿意。沒有拿到獎牌雖然有些遺憾,但他們在比賽中表現出了拼勁和意志品質,沒有辜負大家的期待。”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專職副主席楊立國告訴記者。

以中國大學生女足為例,她們不僅順利地小組出線,而且在和日本隊的四分之一決賽中,基本掌控了比賽節奏,控球率、射門、角球等主要技術統計,都絕對領先。如果能把握住五六次破門機會中的一次,就很可能闖入四強,甚至贏得一枚獎牌。

但是,三大球沒能取得佳績也有其必然性。“美國和日本女足都是在校園蓬勃開展起來的,而我們呢,就這麼點兒人。“雖然小組出線,但北京師范大學體育與運動學院副院長郎健更看重的,還是校園女足發展的未來,“雖然我們小組出線了,但還不能說中國女足在校園已經出現了轉機,因為踢球的女孩子還是不多,我們的大學生聯賽,也還很落后。”

畢妍也認為,就中國足球、特別是中國女足的現狀而言,足球人口基數不能提高,水平就不會有根本性的提高,“參加世界杯的美國國家隊成員都是從大學校園出來的,我們為什麼不能從大學選人?為什麼不能走這條路?”

楊昊表示,美國體育的模式,中國不用完全照搬,但可以效仿,“美國校園體育很強,和我們完全不同,這點對我的觸動挺大。美國的國家隊隊員都是從學校出去的。我和郎導(郎平)聊過,美國國青隊一集訓,大三大四的學生就有幾百人,我們排球專業隊的加在一起都沒有幾百人。美國有300多所大學有排球隊,人家的基數很大。中國高校排球隊加在一起,也不到100支。而且排球有個特點,大家雖然喜愛,但群眾基礎較差,大家只是喜歡看,但讓孩子去打的家長很少。”

可喜的是,由於高校逐漸注重體育的發展,而且將運動隊作為高校體育發展的重要一環,高校的體育氛圍正在逐步增強。這無疑對中國體育,尤其是三大球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對此,楊昊深有同感,她說,北航現在的排球氛圍非常好,“每年學校都有比賽,各個系都報名參加,我以為普通生就是隨便打打,但一看,打得還真不錯。現在選我的排球課的人也挺多。實事求是地說,有不少學生選排球,是聽說排球老師是奧運冠軍,但我並不看重這些,因為我對普通生的要求不僅是會打,而且還要讓他們懂行,慢慢地,排球在高校的基礎就會越來越深厚。”

與高校三大球的氛圍和基礎同樣重要的,是職業聯賽這個“上層建筑”。試想,如果未來高校能夠培養出更多的高水平運動員,職業聯賽卻無法提供足夠多的工作機會,那麼高校三大球的發展,同樣會受到限制。

目前,三大球中學校和職業聯賽銜接相對較好的是籃球。日前,中國籃協競賽部剛剛公布了CBA和WCBA選秀名單,CBA20名參選名單中,有17人來自內地大學,WCBA選秀共收到3名球員的申請,其中內地大學生球員1名。

“大學生球員參加職業聯賽,就女籃來說,水平不是問題,花琳和邵婷都出自大學。”中國大學生女籃主帥、前國手馬宗青說,“但也存在著很多現實問題,比如學業怎麼辦。我們現在從學校進入職業聯賽的,一般都是上研究生之后,課程少了,或畢業了,才有時間去打職業聯賽的。”

中國高校在本科階段,確實沒有出台有關進入職業聯賽后,學生學業如何兼顧的相關政策,這也是為什麼諸如曾令旭、劉子秋等大學生球員,都是在畢業后才選擇進入職業聯賽的原因。如果真等到研究生畢業,26歲左右再打職業聯賽,其職業生涯的空間就被大大縮小了。

但是,高校有實力的籃球運動員已經相當幸運了,畢竟CBA聯賽和WCBA聯賽還是有足夠吸引力的,但排球則完全不同。

楊昊直言不諱地表示,目前中國排球聯賽是三大球中發展最差的,“學生肯定要考慮孰重孰輕。我的隊伍裡起碼有4名球員具備打職業聯賽的水平,也有球隊想要,北京、福建、雲南、四川以及恆大的教練都和我聯系過,但學生到了大學,首要的任務還是完成學業。”

楊昊的潛台詞再明顯不過,相比去專業排球隊打並不職業的聯賽,大學的優秀運動員更願意在完成學業后,找一個適合自己的工作。而作為上層建筑,如果排球聯賽的這種現狀不能得到有效改變,高校排球的發展同樣會受到限制。

但無論如何,三大球在大運會上的止跌上揚,還是讓人們看到了三大球在高校層面發展的希望。楊立國說:“目前,學校體系的三大球四級聯賽,已經初步建立起來,這讓我們看到了三大球在高校發展的前景。如果在未來,我們能夠把四級聯賽做得更扎實,我們就會有更多的學生運動員進入職業隊、國家隊,這對中國三大球的發展,肯定是有很大促進作用的。” 

(責編:溫靜、楊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