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體育>>籃球
人民網>>體育>>正文

當國手走進夏令營(體壇觀瀾)

薛 原

2015年07月24日07:1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當國手走進夏令營(體壇觀瀾)

  眾多民間體育俱樂部的出現,對於引導退役高水平運動員與日漸高漲的民間體育需求對接,有著積極的探索價值

  暑期來臨,眾多夏令營火熱開張,體育是其中流行的主題。不少國手的身影也出現在孩子們中間,成為主打的招牌。熱門的有足球籃球、游泳等,冷門的比如現代五項,“和國家隊在一起訓練”的模式也很能激起孩子的好奇心。

  男籃前國手李楠的訓練營就很受青少年的歡迎。當年“小李飛刀”的美譽,對喜愛籃球的家長和孩子來說,自然有著巨大的吸引力。創辦這樣的暑期訓練營,李楠的初衷有三:一是帶動更多青少年喜歡籃球﹔其二,通過這樣的培訓,培養青少年的團隊合作精神﹔其三,能發現一些好苗子。三個目標,前兩個都服務於青少年自身的成長,第三個才算“回歸籃球”。對於組織夏令營的優肯國際青少年俱樂部來說,和李楠這樣的名師合作,也是打通競技體育資源與社會大眾需求之間的一次積極嘗試。

  長期以來,由於競技體育相對封閉的發展環境,高水平運動員退役后的出路問題始終困擾著體育界,也影響著競技體育人才新陳代謝的良性循環。以往退役運動員大多在體育系統內部“消化”,但如今已不堪重負。如果推向社會,又因他們缺乏專業之外的一技之長,總感到轉型艱難。實際上,這種轉型又白白擱置了平生所學,其實是對專業人才的一種浪費。

  另一方面,由於專業體育系統和教育系統互不兼容。近年來,雖然體育回歸教育的呼聲甚高,教育系統內部也意識到體育的不可或缺,但合格的師資(教練員)又成為軟肋,“你的體育是數學老師教的吧”雖然是句玩笑,也透射出體育教育的無奈現狀。具備足夠專業素養的基層教練短缺,成為制約學校體育培養出高水平運動員的瓶頸。

  讓大批退役運動員融入青少年體育教育之中,使他們成為播撒運動的種子。這固然是良好的願望,但在現實情況下,還面臨諸多門檻。比如教師資質的取得,就讓一大部分人望而卻步。雙方各有痛點,本可互補卻難以相融,正是運轉機制中存在的盲區所致。

  面對這樣的現狀,以社會化形式存在的民間體育俱樂部等形式,則成為一個操作性較強的平台。中國體育正面臨轉型發展、拓展多元社會功能的重要轉折。打破競技體育過於封閉的體系,激活民間力量的參與已成為共識。眾多民間體育俱樂部的出現,對於引導退役高水平運動員與日漸高漲的民間體育需求對接,有著積極的探索價值。針對大眾所需,運轉方式靈活,有效解決現實矛盾,這種形式的普及,成為專業體育“接地氣”的具體體現,同樣,也是體育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體育部門的規范和監管同樣不能缺失,前瞻性的行業管理,正是積極的鼓勵和引導。讓社會的力量、民間的力量參與到體育改革的大潮中來,打通競技體育與大眾體育的梗阻,未來不可限量。

(責編:楊磊、胡雪蓉)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