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體育>>2015游泳世錦賽
人民網>>體育>>正文

優異成績讓運動員生存環境日益嚴苛,影響力卻難以擴大——

中國跳水為何只是看上去很美

梁璇

2015年07月27日09:44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施廷懋:我們一天訓練13個小時》,在北京時間今天凌晨,與吳敏霞搭檔衛冕女子雙人3米板冠軍后,施廷懋在賽后發布會上對外媒提出“中國隊拿冠軍很容易”的回應,變成大標題出現在今天喀山游泳世錦賽官網的顯著位置,“每天早上從6點訓練到晚上7點”成了文章中“中國跳水冠軍透露的秘密”。

游泳世錦賽開賽首日,中國跳水隊順利拿下跳水項目當日產生的兩枚金牌,除吳敏霞/施廷懋組合得到351.3的高分外,在首次亮相大賽的男女混合十米台決賽中,“僅配了一個月”的中國組合司雅杰/台曉虎也以領先第二名41.22分的絕對優勢奪冠。這種看似毫無懸念的勝利,似乎從1984年中國跳水隊參加洛杉磯奧運會成為金牌大戶時便埋下伏筆,在標榜著中國體育王牌實力的同時,也疊加著一代代中國跳水運動員身居高處的寒意。

跳一跳就能拿冠軍純屬誤讀

“很開心能拿到冠軍,他沒有向我取經,其實都是他帶我。”在取得世錦賽跳水混雙首金后,此前已經在世錦賽體驗過奪金滋味的司雅杰,指著身邊首次參加世錦賽的搭襠台曉虎笑著說,“我們相互間比其他隊友更熟,每天都要配一個多小時,連續一個多月下來,一點都不容易。”奪得冠軍后,一向不願面對媒體的司雅杰,破天荒地展現了輕鬆的一面,但輕鬆僅持續了5分鐘,被邀請到發布會坐上冠軍座位后,這個17歲的姑娘便如坐針氈,與她在跳台上的淡定相比,“在這兒我更緊張,因為我不知道該說什麼。”

對於司雅杰來說,跳水館中潮濕的空氣更能讓她呼吸自如,每天爬上高高的跳台,攪動著看不見的水霧,然后利落地插入水中,或許是她早已習慣的生活。如施廷懋所說,每天13個小時的訓練,早已讓抱膝、騰空和翻轉成為習慣,即便這樣,“我們對比賽也沒有抱僥幸心理,隻有腳踏實地的訓練,靠時間慢慢累積經驗,比賽中表現出的,只是我們正常的訓練水平。”

為了成為“夢之隊”的一員,國家體育總局訓練局跳水館中總有一群人不斷爬上躍下,他們中的佼佼者便成為下一群攀爬者的楷模,這種久經考驗凝結出的“優秀”,在司雅杰看來,“是動力也是壓力,根本不像別人說的,隻要中國隊員跳一跳就能拿冠軍”。因為在強手如雲的中國跳水隊,要想得到“跳一跳”的機會,“每天都要練”只是最基本的要求,功成名就的老將,壓力更是與日俱增。

由於在此前的選拔賽中狀態持續低迷,陳若琳曾受到領隊周繼紅“狠批”,經歷過輝煌的陳若琳一度想過放棄,但新人的追趕讓她意識到“離裡約奧運會隻有一年了,我隨時可能被淘汰,如果不堅持,前面3年的努力就白費了。”陳若琳坦言,“還有三年、兩年、一年......”每個奧運周期,她就是這麼靠倒數“熬”過來的。

但和常常自嘲“確實挺老”的吳敏霞相比,陳若琳的堅持顯得短暫了許多。中國跳水隊實現世錦賽雙人三米跳板的八連冠,七次歸功於吳敏霞,這使得外媒在報道中國跳水隊這位“一姐”時,常常綴以“傳奇”的頭銜,但吳敏霞只是低調地表示“我只是大姐,不是一姐。”

吳敏霞謙遜的態度在領隊周繼紅看來,是為年輕隊員豎立了榜樣,“她8次經歷世錦賽,奧運成績也很優秀,但從來都對自己要求很嚴,這使得年輕運動員即便冒出頭來,看到她的表現也不敢得意。”

跳水隊卻從來不乏像吳敏霞這樣在隊中起榜樣作用的老將,秦凱、邱波、陳若琳等“年輕的老將”,不僅要實現自己成績的突破,還要完成以老帶新的重要任務。周繼紅表示,本屆世錦賽的18名隊員中有5人是首次參賽,“新老交替的過程還在繼續,很多女孩子還要經歷青春期的調整,至少明年冬天才能有一個交替的輪廓。”

在更新換代的過程中,每個人的心理都經歷著不同的掙扎。與首次登上本屆世錦賽10米台的14歲小將任茜“沒有明確目標”的心態相比,21歲同樣首次亮相世錦賽的楊健則目標明確,“15歲和21歲,想要的東西完全不同。我的年齡在男子跳台項目上,再過一段時間狀態就會慢慢下滑了,我給自己的壓力肯定非常大。”已經確定展現最高動作難度的楊健迫切拿到冠軍,“實話實說,我的運動生涯確實已經進入倒計時了。”

金牌很多卻無關項目影響力

近乎嚴苛的競爭環境,讓中國跳水隊持續著“夢之隊”應有的夢幻,但對身處其中的運動員和教練員而言,每次成績往上走,“空氣”就更加稀薄。2011年上海世錦賽,中國跳水隊首次包攬10冠,以至於2013年巴塞羅那世錦賽,中國隊失守男雙十米台如同“犯了大錯”。這讓司雅杰賽前即便有目標也“不想說”,周繼紅也不願透露具體的規劃,僅表示“盡力而為。”

而領獎台上經常被閃光燈包圍的中國跳水隊,卻在非賽時不得不想方設法增加影響力。項目發展過於拘囿於競技體育的過往,讓“夢之隊”即便開拓出與娛樂節目接軌的方式,試圖脫去“小眾”的外衣,但影響仍然不大。盡管吳敏霞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便以6枚金牌追平李寧、李小雙和王義夫等傳奇人物的成績,成為中國體壇之最,但其參與社會活動的影響力,依然與“偶像”選手存在較大差距。甚至如郭晶晶、田亮等“拿金牌拿到手軟”的運動員,也是在退役后憑借私人生活和在綜藝節目中頻頻出鏡,才得到了以往屢次站上領獎台也未能得到的關注。而獲得金牌的數量無論怎樣飆升,對吸引青少年參與跳水和增強跳水后備人才,還是作用不大。

對此,邱波的啟蒙教練郭川深有體會。這個在四川省內江市一個由食堂改造的訓練房中帶領孩子進行“旱鴨子跳水訓練法”的老教練,包裡常常揣著一疊照片,照片上是他與很多領導和明星的合影,最多的則是愛徒邱波的影像,可即便牆上挂著錦旗和邱波的海報,家長也深知奧運冠軍邱波正是從這樣艱苦的環境中走向世界的賽場,但“不跳水的跳水訓練”依然讓很多家長搖頭,“你們這兒的環境太差了”,基礎條件和孩子未來的走向還是遮住了金牌的光環。

周繼紅透露,現階段練習跳水的孩子已經越來越少,“尤其是男孩”,但外部的競爭者卻在不斷涌現。為了讓更多國家參與競爭,本屆世錦賽新增了3個跳水項目,“男女混合的搭配則是為了增強觀賞性,同時讓更多跳水項目不夠強大的國家有新的競爭力。”國際泳聯跳水技術委員會主席凱西賽蒙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表示,“從今年年初試行至今,在如此短暫的時間內竟然出現了14支參賽隊伍,說明這個項目受到了廣泛歡迎。像新西蘭這樣跳水運動員極為匱乏的國家,都能經過組合參加這種項目的角逐,相信這會使更多國家和地區增加信心。相信未來的跳水,不再是實力強勁的國家和地區才能享受的運動。”

(責編:溫靜、楊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