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聯合張家口贏得2022年冬奧會舉辦權,群情振奮,舉國歡騰。
這是帶動我國3億人上冰雪的重要契機,這是2022年冬奧會籌辦工作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契機,這也是充分展示我國政治穩定、經濟繁榮、社會和諧的重要契機。
一句話概括,2022年冬奧會來到中國,正當其時。
就在人們為北京成為歷史上第一個既舉辦過夏季奧運會也將舉辦冬季奧運會的城市由衷感到自豪之時,也還存在著一些對“北京為什麼要申辦冬奧”“北京申辦冬奧為何會成功”的疑問。其實,申辦夏奧會、冬奧會等國際頂級綜合性賽事,從來不是一個簡單的較量。能夠得到國際奧委會委員們的青睞,從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是一項融合了實力、心態、經驗、氣度等多方面的集成之功。隻有以中肯、全面、發展的視角去看待申辦以及成功的緣由,才能感悟到其中的不易與蘊含的諸多正能量。
熟悉我國冬季運動項目的人都知道,哈爾濱市此前曾經申辦過2010年冬奧會和首屆冬青奧會,但都以失敗告終。有關失敗的緣由,可以說既和東北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不高有關,更和東北地區氣溫過低、場地條件距離舉辦冬奧會及冬青奧會尚有差距有關。基於這樣的背景,由北京聯合張家口申辦冬奧會,可以說是聰明而務實的選擇。
至於談及北京(張家口)與阿拉木圖在申辦2022年冬奧會最后階段所形成的雙城對決局面,則是諸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在評判北京(張家口)與阿拉木圖哪個申辦城市更適合舉辦冬奧會的過程中,經濟實力、自然地理、人文底蘊、發展預期等,無一不受到國際奧委會的重視,要比拼的不是其中一兩項因素,握有投票權的國際奧委會委員們,也一定是在綜合考量、全面權衡之后,才鄭重地做出了選擇。
冬奧會的專業性較強,舉辦條件也有嚴格要求。談及北京(張家口)的“缺雪”問題對舉辦冬奧會可能造成的影響,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劉鵬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做陳述時有非常坦誠的表述。他說:“我們張家口賽區的滑雪場已經運行20年了。按照往屆冬奧會的通常做法,北京2022年也將使用已有的造雪設施,以補充自然降雪的不足。在雪場運行高峰期,人工造雪用水量佔當地供水量的比例最高也不到1%,對環境幾乎沒有影響……我們的規劃已經得到了國際雪聯的批准。”
另一方面,從成功舉辦2008年奧運會到成功申辦2022年冬奧會,民眾的視野和心態都在發生變化。國際奧委會委托第三方機構測評得出的我國民眾對申冬奧的高支持率值得欣喜和珍視,也應將經歷過北京奧運會后我國民眾對申冬奧更理性的態度、更務實的行動視之為時代發展的必然。對冬奧會的期待未必一定表現在走上街頭表達激動的心情,將之轉化為參與冬季運動的持續行動,誰又能說這不是一種“熱”?
申辦冬奧會的夢想已經變為現實,而申辦過程的跌宕起伏也足以驗証2022年冬奧會花落北京(張家口)的來之不易。珍惜機遇、兌現承諾,舉辦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奧會,理應成為自覺追求。我們有實力,我們更有信心。
《 人民日報 》( 2015年08月06日 1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