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前7月13日的不眠之夜,百年夢圓,舉國狂歡,已烙印在國人的共同記憶之中。14年后的7月31日京張成功申辦冬奧會,當年的盛景沒有再度出現。換個角度看,冬奧會不再只是一個民族情感層面的期待和噴發﹔在依然高企的民眾支持率之下,國人對冬奧會的到來,更願意探討這場盛會能為國家發展、民眾生活帶來什麼樣的促進和福祉。冬奧會也不僅是一場奧林匹克的宏大敘事,變得更加實實在在,具體而微。從夏奧會到冬奧會,北京成為奧運史上第一個“雙料東道主”,其間的演進,透露的更多是國家實力、民眾心態、社會生活的進步與嬗變。
實際上,如果將北京冬奧會和經濟社會的發展脈絡相互疊加印証,感受到的更是一種水到渠成的意味。
大眾冰雪運動近年來已經呈井噴之勢,當人均GDP突破6000美元后,體育休閑產業具備了堅實的社會基礎,迎來空前的發展機遇。冬奧會的到來,無疑是對民眾參與冰雪運動、體育產業更新升級的一次強有力助推。
同樣,京津冀協同發展這盤國家層面的大棋,隨著冬奧會的入局,也激發了更大動能。單是張家口一地,由冬奧會帶來的就業機會就超過20萬個。冬奧會所輻射的產業結構調整,也同深化改革、調整經濟結構的戰略合拍共振。
再比如,由2008年北京奧運會積澱而成的場館資源、人文財富,都因冬奧會的到來而被注入更多內涵,有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從夏奧會到冬奧會,中國與奧林匹克一路同行,彼此助力。2022年冬奧會,又是一次國際奧委會改革的全新實踐,其深遠意義,早已超越競技層面。
算一筆大賬,下一盤大棋。站在戰略高度審視,不難看出,北京聯合張家口成功申辦冬奧會,更注重激發大賽為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多元推動力,更注重謀劃大賽為社會民生帶來的深層影響力,也更注重將辦賽規劃納入自身宏觀發展戰略之中。換句話說,既要外展形象的“面子”,又要內得實惠的“裡子”。
也正是從這些角度去觀照京張聯合申辦冬奧會的三大理念——“以運動員為中心、可持續發展、節儉辦賽”,更能體會到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前瞻視野和內在驅動。辦賽無疑需要投入,但更要看到,這些投入最終在區域發展、社會民生層面帶來的長遠效應。至於對環保、雪量等方面的疑慮,也該明白,冬奧會恰恰是一次推行先進理念的絕佳機遇而非阻力。由冬奧會來展現一次發展轉型的全新實踐,這樣的期待,隨著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念出“北京”,已經破題。
《 人民日報 》( 2015年08月07日 1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