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體育>>人民足球
人民網>>體育>>正文

體育時評:足協脫鉤 足改破冰

2015年08月17日16:55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體育時評:足協脫鉤 足改破冰

新華網北京8月17日體育專電(記者李麗、汪涌、何軍)《中國足球協會調整改革方案》的公布(以下簡稱《足協改革方案》),是繼《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之后的第一個國家層面的足球改革發展重要配套文件。

中國足球改革發展涉及方方面面,但體制改革無疑是掃清障礙的重要破題點。作為《方案》明確列出的改革目標,中國足協與國家體育總局脫鉤標志著足球體制改革啟動破冰之旅,正式進入實施階段,具有裡程碑意義。

足協脫鉤之所以萬眾矚目、眾望所歸,是因為在政社不分、社企不分的背景下,足球管理部門長期用行政手段管理社會化、職業化程度頗高的足球事務,造成該管的沒精力管好,不該管的到處都管,疲於奔命,既影響了足球運動的發展,也阻礙了社會各界參與足球的積極性。

此次明確足協社團法人的地位,進而撤銷足球運動管理中心,就是要真正按照足球發展規律辦事,實現去行政化和協會實體化。中國足協對足球的管理從而實現從行政化到社會化、專業化的轉變。

政社分開了,才能各司其職,權責分明,這既是政府簡政放權的應有之義,也是防止官商一體、再次出現足球官員大面積腐敗的有效手段。

政社分開后,給予足協人事、財務、機構、外事和規劃五大自主權,是為足協更好地按照足球管理規律開展工作而“鬆綁”。今后就不會再出現蔡振華作為足協主席督戰女足世界杯還受到“公務出國”限制的尷尬局面,足協也可以擺脫事業單位“編制”的束縛而聘用更多的社會專業人才,同時在酬薪方面擁有自主權也有利於激發內部活力。

足協脫鉤,社會大眾千呼萬喚的足球體制改革終於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應該為之喝彩。但中國足球積重難返,足協脫鉤並不意味著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我們要有久久為功的思想准備。

脫鉤后的中國足協雖然是“根據法律授權和政府委托管理全國足球事務”,但脫掉了“官皮”后,在中國社會行政化色彩頗濃的背景下,一個“非政府社團法人組織”如何有效統領社會關注度高的全國足球事務,仍會遇到許多難題需要破解。

足改要避免“一管就死,一放就亂”的局面,關鍵是政府部門要轉換角色到位,既要簡政放權,也不能消極無為,而是要恪守職責,做好服務和監管。這裡指的政府部門絕不僅僅指國家體育總局。足球作為社會關聯度極高的項目,其改革與發展考驗著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高下。脫鉤后的中國足協不是哪個部門的足協,足球也不再是體育部門的“家事”。今后,在教育、稅務、工商、財政、司法、住建等多方面都需要出台配套改革措施,部際聯席會議也需要發揮國家層面的實質性統領協調作用,為足協開展工作和足改方案落實保駕護航。正如《足協改革方案》中強調,“體制改革是系統工程,需要理清改革中各類政策要素之間的邏輯關系,避免單兵突進”。

足協脫鉤邁出了最重要的一步,但足球改革是“一攬子改革”,不能就此止步。在《方案》十大改革舉措中,職業聯賽管理體制改革、成立職業聯賽理事會同樣意義重大。聯賽上接國家隊,下帶青少年足球,是目前體育市場最活躍、最具潛力的組成部分,也是體育產業實現“五萬億”目標的重要驅動力和載體。

聯賽體制改革可能比足協脫鉤牽涉事項更多,包括俱樂部股權多元化、實現與資本市場對接、改善聯賽盈利模式、建立轉播權市場競爭機制等許多具體環節。因此,理順中國足協和職業聯賽理事會兩個社團法人以及與中超公司等的關系和分工,明確管理職責,明晰聯賽產權,保障俱樂部投資人利益,應該成為下一步改革的切入點。

中國足球改革任重而道遠。

(責編:胡雪蓉、楊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