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協的人才使用、物權採購、外事主導權是否會繼續受制於總局?這是中國足協能否真正獨立辦會的關鍵,也是中國足協這次“單飛”能否真正去行政化的核心。
8月17日,足球改革發展工作會議在國家體育總局舉行,會議正式宣告中國足協脫鉤國家體育總局而“單飛”。從此,被熱議了三十多年的“一套人馬,兩塊牌子”的局面不復存在。中國足協今后將依靠專業化的團隊,按照市場規律進行民主科學的決策,不再受制於過去的行政命令和紅頭文件。萬事開頭難,足協“單飛”值得點贊,中國足球未來可期。
但是,擁有龐大資源的中國足球過去走得太偏,足協“單飛”只是萬裡長征第一步。中國足協不僅要面對重建管理運營體系的內部重任,還要面臨聚合中國足球資源的外部重托,任何一個方面都考驗著中國足協的內功與智慧。就像航空母艦在形成真正戰斗力之前,要經過長期艱苦的各種磨合與實驗一樣,中國足協必須解決好如下問題才能讓改革真正落地並見到成效。
首先是政社分開之后,中國足協成為沒有行政級別的社團組織,這在目前的社會環境下肯定會遇到一些困難。眾所周知,中國足球領域的很多資源都掌握在各級行政部門手中,一般情況下都注重對等接待的問題。中國足協憑借過去行政方面的優勢,可以獲得其他行政職能部門的支持與幫助。從權力的角度講,社團組織將很難跨越行政級別的障礙,尋求支持的空間也會大大縮減。利好的是,在部級聯席會的協調下,包括國家體育總局在內的相關部委,都會對中國足協“扶上馬,送一程”,讓中國足協最大限度避免無法對接行政資源的困難。
其次是中國足協擁有更大的自主權之后,在人財物以及外事等方面的自主權究竟開放到什麼程度。按照中國足協改革方案的描述,中國足協從此將獨立辦會,擁有人事、財務、外事等方面的自主權,員工的薪酬將符合市場要求。但是,因為原足管中心的四位領導作為體育行政部門派駐人員繼續留在足協領導層,副局長蔡振華繼續擔任主席,在這樣的領導框架下,中國足協的人才使用、物權採購、外事主導權是否會繼續受制於總局?這是中國足協能否真正獨立辦會的關鍵,也是中國足協這次“單飛”能否真正去行政化的核心。如果種種工作開展起來依舊受限較多,將大大阻礙改革進程。
再次是中國足協“單飛”之后,是否更有利於中國足球水平的提升。其實,從改革的初衷講,肯定是為了更好地提升中國足球水平。足協“單飛”之后,會激活各種資源,利用好專業團隊,建立專業化管理模式,打造科學決策機制,不再把主要精力放在職業聯賽上,而是放在技術、青少年、中國之隊和足協杯的運營上。果真如此,改革就會事半功倍。但是,如果足協依舊不能擺脫“政績觀”,則改革必定會事倍功半。
不管怎麼說,足協“單飛”都邁出了可喜的一大步。接下來,不僅中國足協也包括所有足球人,都要付出最大努力,讓改革的紅利真正照耀中國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