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8月17日體育專電(記者岳東興 何軍)在17日的足球改革發展工作會議上,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劉鵬指出,足球改革復雜艱巨,必須鍥而不舍,不能幻想一蹴而就﹔同時,從宏觀角度看,足協調整改革還是一個突破口,因為包括奧運項目在內的全國性單項體育協會,也將面臨大勢所趨的“去行政化”改革。
在共四個方面的講話中,劉鵬首先闡述了兩大方案的關系。他說,在《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通過后,工作重點就是不折不扣將“五十條”落實到位。其中,積極穩妥進行中國足協調整改革、實現脫鉤,是工作的“龍頭”,隻有“龍頭”動起來,才能舞動“龍身”、“龍尾”。由此看,這是《中國足球協會調整改革方案》出台的必然要求。
雖然足協的調整改革取得階段性進展,但劉鵬特別強調,足球改革必須久久為功,既不能有“難改論”,也不能有“速勝論”,要“做好承受改革壓力和改革代價的思想准備”。他舉例說,上世紀90年代,國家體委把足球作為體育改革突破口,改革之初,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總體而言,沒有完全實現預期目的,分析這些原因,也為此次實施《中國足球協會調整改革方案》提供鑒戒。
足球改革,並不是一個運動項目的事,還有更為宏觀的重要性。劉鵬明確指出,要以此為突破口和試驗田,穩步推進單項體育協會改革。他介紹,7月8日,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總體方案》。根據《脫鉤總體方案》的安排,全國性單項體育協會計劃列入此次改革范圍。他說:“我們正在積極與有關方面協調,說明奧運項目單項體育協會不同於一般的行業協會和商會,承擔著奧運爭光的艱巨任務,建議分類地穩妥漸進分步進行脫鉤改革。”
劉鵬同時強調說:“但要清醒認識到,根據中央的決策部署,單項體育協會不是改與不改,只是早改還是晚改。”
他介紹,體育總局主管的全國性單項體育協會有72個,其中奧運項目協會33個。協會的改革,“我們既不能消極等待,也不能急躁盲動,而要積極穩妥應對,充分汲取中國足協調整改革的經驗”,體育總局已認真謀劃了分類分步驟實施的改革方案,力爭主動。
劉鵬指出,現行體制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是,項目管理中心和單項體育協會“定位不明確,職責不清晰,分工不合理,運行不透明”。但是,改革不是完全推倒重來,而應是對現行體制的“揚棄”,在進一步激發事業發展活力的同時,盡量減少改革的阻力與陣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