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國乒乓球超級聯賽總決賽9月13日在山城重慶落幕。下午,女團決賽北京首鋼3-1擊敗武漢安心百分百隊捧杯,晚間,男團決賽寧波海天塑機3-2擊敗八一大商奪冠。歷時4個月的乒超聯賽代表著世界乒乓球的最高水平,歷來是名將新秀激烈角逐的舞台,也是國乒教練組觀察隊員表現的絕好窗口,“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國乒總教練劉國梁率孔令輝等國乒眾教頭觀摩總決賽,國乒教練認為,未來男子比賽更需要粗獷型、力量型選手,從乒超決賽可以看出,上旋球將更強勢,而直板和削球打法有些吃虧。
“乒乓球的上旋球在十年前已經成為主流技術,尤其是現在使用塑料新球以后,上旋球更是一統天下。”這是奧運冠軍張繼科主管教練肖戰的觀點。過去講究細膩的控制手法,在主動的控制中,誰先抓住出台的機會,誰就能主動上手得分,現在接發球直接運用擰拉技術更多了,主動進入上旋球的對抗相持局面多了,誰的力量更大,命中率高就佔上風。尤其現在這撥年輕的運動員,力量都比較大,但是,上台的命中率還有很多起伏。打法比較凶悍的代表隊員像樊振東、梁靖崑,力量大,命中率高,銜接比較好一些,成績就比較突出一些,樊振東排在乒超勝率榜首,而梁靖崑也高列第四。肖戰補充說,不過,張繼科和馬龍整體實力還是比小將要厚實一些,銜接更好一些,總體看,我認為未來男子比賽更需要粗獷型、力量型,象直板打法手感細膩的許昕相對會吃虧一些。除了要求力量對抗,旋轉、線路和落點變化也很需要。
世界冠軍丁寧的主管教練陳斌說,“女隊對塑料球的適應已經進入到熟練階段。乒乓球的核心還是旋轉,是整個技術的靈魂。無論你是制造旋轉、化解旋轉、克服旋轉,對飛行中球如何旋轉的理解要求很高。”我在訓練丁寧和其他隊員的時候,擊球點向前提了,因為,增大的塑料球落台后,往前的沖力比原來慢了一些,按照原來的擊球點打球,會感覺有一點兒晃,可能現在的球制造的工藝也不穩定,從丁寧的技術風格上來看,提前了擊球點,比原來的威脅要大得多。第二點,因為球大了,對整個身體的協調用力比以前要求更高。擊球你要用出全身的力量。要搶快點對你的靈敏要求更高。
奧運冠軍李曉霞的主管教練李隼認為,“採用塑料新球后速度和旋轉下降不是絕對的,你力量小,一般中性球旋轉會慢一些,如果你用力量大,會比原來更旋轉,速度更快。”,此時恰好劉高陽側身搶攻丁寧得分,李隼說她這板球發力就很透,力量會比打40毫米的球更大。可以這樣理解,扔羽毛球不會很遠,但換了高爾夫球,你就可以扔的遠了,因為球的重量增加了,打塑料打球,如果你力量運用合理,能夠打透球,就可以獲得更大的旋轉和速度。
陳斌說,換個角度看塑料球,現在不如以前的球那麼敏感了,也就是說不太需要原來那麼細膩的手感,你的擊球可以更粗獷些。過去的旋轉更詭異一些,現在大力擊球飛行的更直接一些。女隊員中力量型的馮亞蘭、車曉曦就比較適合新球的特性,現階段成績就比以前好,而文佳是打借力型打法,乒超比賽打得就不太好。女團決賽馮亞蘭3-1擊敗削球手武揚,力量大的優勢發揮的淋漓盡致。陳斌說,改塑料球后更適合主動發力的打法,所以我要求年輕運動員多嘗試主動發力,摸索形成新的打法。女團決賽,陳斌的兩個女弟子丁寧、劉高陽各為其主,小將劉高陽主動發力多,對丁寧造成很大沖擊。最終丁寧技高一籌,險勝得分。而陳斌則觀察兩個弟子是否能把訓練的東西打出來。
正如國乒總教練劉國梁說,換塑料新球還是帶來一些不確定性,特別是一些力量大的年輕隊員,塑料大球還是給他們帶來了趕超沖擊的機會。上旋球是主流,下旋球也不可忽視。縱觀本屆乒超總決賽的激烈對決,印証了國乒教頭們的分析判斷,未來上旋球將更加強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