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福州10月11日電(記者 蔣巧玲)歷經3個月的網絡傳遞后,今天上午,首屆全國青運會實體火炬傳遞在榕舉行。100名火炬手接力穿過榕城最繁華的水陸心臟,途徑福州一中旗山校區、南江濱九龍壁碼頭、北江濱台江福頭、三坊七巷等地,完成了首屆青運會火炬傳遞儀式。
本次實體火炬傳遞由起跑儀式、火炬傳遞、火種匯聚儀式三部分組成,主題為“旗開得勝,鼓舞青春”,傳遞線路為福州一中旗山校區—閩江—鼓山大橋—三環路—二環路—楊橋路—三坊七巷光祿吟台。經層層選拔,共有來自內地及香港、澳門的100名火炬手參與傳遞。
上午8時20分許,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書記、青運會組委會副主任楊岳在福州一中旗山校區點燃青運會火炬,並將火炬傳遞給第一棒火炬手胡子涵。隨后,10名火炬手在福州一中旗山校區的田徑場內進行火炬傳遞。
“青運會火炬傳遞儀式和部隊裡舉行的儀式不一樣,部隊的儀式很嚴肅,而這個傳遞儀氣氛很活躍,青春洋溢的感覺讓我很激動!”第一棒火炬手胡子涵是來自73122部隊61分隊的21歲優秀戰士,他說,現場的歡呼和掌聲讓他感受到了強烈的青春活力。第二棒火炬手翁偉皓則告訴記者,自己早上5點半便起床了,心情一直很激動。“把火炬傳遞給下一棒的時候,我們做了一個上下碰拳再正面擊拳的動作,擊拳的時候,我感覺把正能量傳遞給他了。”翁偉皓說。
完成校園傳遞后,在火炬運輸車的護送下,實體火炬傳遞來到第二站南江濱九龍壁碼頭。在這一站,火炬傳遞奏響了水陸並進的青春旋律。一邊是火炬手沿閩江自西向東的水上傳遞,一邊是代表55個青運會參賽城市單位的55位青春志願者騎行參與傳遞。
9時40分許,“閩江之春”號游船與“青春騎行”隊伍同時抵達第三站北江濱台江福碼頭。經過62棒、全長超過4公裡的北江濱大道傳遞,11時25分許,青運會火炬在火炬運輸車的保護下,終於抵達三坊七巷北端林覺民故居處,開始最后一段傳遞線路。11時30分許,青運會火炬傳遞至最后一棒火炬手鄭貞良手中,這位45歲的全國勞動模范手持火炬跑入收火儀式現場,點燃了聖火盆,火種被護衛隊保存。至此,青運會火炬傳遞活動圓滿結束。
據了解,此次火炬傳遞的青運會火種將被保存在青運會福州市執委會。10月18日,青運會火種將傳入海峽奧體中心青運會開幕式,點燃現場的火炬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