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體育>>第一屆全國青年運動會
人民網>>體育>>正文

青運火炬傳遞沿途飽覽榕城風光 揭開路線背后秘密

福州新聞網

2015年10月12日14:43    手機看新聞

福州新聞網10月11日訊(本網記者組)青運會火炬11日在福州進行實體傳遞,100名火炬手沿著福州一中旗山校區、閩江、鼓山大橋、三環路、二環路、楊橋路、三坊七巷光祿吟台的既定線路進行傳遞,究竟傳遞路線背后潛藏著哪些秘密,讓記者一一道來。

坐落於旗山腳下的福州一中大學城校區,成為火炬傳遞的起點。福州旗山、鼓山高標於榕城兩側,東西相望,自古有“左鼓右旗,全閩二絕”之稱,是福州的海拔制高點和國家風景名勝區,其“旗鼓相當”之意,正與競技體育的精神暗合,已有197年歷史、為福建公立學校肇始的福州一中,向有“榕城第一學府”的盛譽,以校友林覺民的名言“為天下人謀永福”為辦學宗旨,長期以來一直是福建省基礎教育的一面旗幟,文脈承續,名家輩出,先后培養了鄧拓、李儼、薩本棟等17位院士,為民族解放獻身的仁人志士林覺民、陳盛馨等,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將3顆小行星以福州一中學子的名字命名。一中以其獨特的育人理念和校園文化,在高考、科技創新、學科競賽、文體領域等頻頻取得優異成績。

雛鳳揚清聲,朝氣抒華章。由此出發,正式對火炬傳遞主題的絕佳寫照。

水路沿途風光優美,有福州市內最大的開放式休閑公園閩江公園,包括北岸的西河園、錦江園、金沙園、望龍園、繽紛園、橋梁園、華龍園、閩風園、閩水園和南岸的國際城雕公園等,福州名人名言長廊、福州歷史文化長廊坐落其間;有尤溪洲大橋、三縣洲大橋、解放大橋、閩江二橋等系列大橋;有龍潭角臨水夫人陳靖姑“祈雨處”、中洲島;有歷史遺跡福州青年會、泛船浦教堂等眾多福州著名自然人文景點,集中展現了福州近幾年來加強城市生態環境建設,打造“綠城”、“花城”、“水城”的成就。

鰲峰大橋、鼓山大橋飛架大江,鼓山大橋創下多項“全國之最”——長達75米的全國最長“橋梁頂推”,重達18.9噸的全國最重“懸臂梁”,重達417.5噸的全國最重“被頂推梁”,以及重達220余噸的全國最重“鋼箱梁單”。

高樓大廈鱗次櫛比,目前福州百米寫字樓最密集的區域海峽金融商務區就坐落於此,它是海西現代金融中心區的重要部分,已成為金融機構及企業總部搶灘福州的重要基地。對岸,一片片拔地而起的高樓,是“東擴南進”的福州市東部辦公區;猶如蝴蝶振翅飛翔的海峽國際會展中心,是目前國內淨展面積最大的單體會展中心之一,也是亞洲第二大會展中心。

火炬在此傳遞,可讓沿途市民直觀地感受到青運會的濃厚氛圍,增加青運會在福州的知曉率和參與度,是對青運會“福之州 青之運”精神最好的宣傳。

火炬傳遞最后一段選擇在三坊七巷,寓意深遠。三坊七巷地處福州市中心,是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之一,福州歷史名城的重要標志,中國在都市中心保留的規模最大、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街區。這裡的街巷起於晉,完善於唐五代,至明清鼎盛,其古老格局至今基本保留完整,是中國都市僅存的“裡坊制度活化石”,坊巷保存有200余座古建筑,其中保存較好的明清古建筑159座(包括全國重點保護單位9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8處),被譽為“明清建筑博物館”、“城市裡坊制度的活化石”,“三坊七巷-朱紫坊建筑群”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三坊七巷自古為“閩都名人聚居地”,林則徐、沈葆楨、嚴復、陳寶琛、林覺民、林旭、冰心、林紓等大量對當時社會乃至中國近現代進程有著重要影響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詩人等皆出自於此,使其充滿了特殊的人文價值,成為福州的驕傲。文史界有“一部三坊七巷史是半部中國近代史”的說法。2006年,三坊七巷保護修復工程啟動。2009年6月10日,福州三坊七巷在全國200多條參評街區中獲最高票,獲得““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榮譽稱號。如今,三坊七巷已經成為福州最負盛名的景區,並於今年晉升為國家AAAAA級景區。

三坊七巷光祿吟台又稱“玉尺山”,是一處著名的古典園林,原為宋代法祥寺院遺址。宋熙寧三年,光祿卿、福州太守程師孟常游此,揮毫篆書“光祿吟台”,由寺僧將它鐫刻在北側石頭上。清時林則徐曾在此放鶴。“同光派”福建代表人物陳衍、鄭孝胥、林紓等也常在此聚會作詩。此處集池、台、亭、石、花、木之勝,保留有清代曲池、石橋、小亭等景觀,並有宋至民國十余段摩崖題刻,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和文物價值,被列入福州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以光祿吟台為本次青運會實體火炬傳遞,既是青春對歷史的致敬,也體現了福州作為有著2200多年歷史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文化自豪。

(責編:溫靜、楊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