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青運村裡的安保人員正在巡邏。 呂明 攝
圖為青運村內部環境優美。 呂明 攝
中新網福州10月16日電 題:中國首屆青運會:感受“福州藍”
作者閆旭
“這段時間,福州天氣特別給力,陽光明媚,秋高氣爽。”有著中國沙排“一姐”稱號的福州籍女子沙排運動員薛晨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時這樣說。
16日上午,薛晨走進福州市倉山小學,參與中國首屆青年運動會(簡稱“青運會”)沙排賽的前期推廣活動,與學生互動。
連日來,接踵而至參加首屆青運會的運動員一如薛晨,紛紛為“福州藍”、“青運藍”點贊。再過兩天,首屆青運會將在福州開幕,而時值金秋時節,福州開啟“秋高氣爽”模式,天朗氣清,空氣質量持續為“優”。
事實上,優良的空氣質量一直是福州的“城市名片”。根據國家環保部通報結果,福州空氣質量各項指數均進入各城市排行前列,在上半年全國環境質量狀況排位中位居第十,綜合指標更是領先於全國多數城市﹔今年9月在全國74個重點城市中,排行第四。
空氣清新是辦好青運會的首要條件。記者從福建省環保廳獲悉,青運會主場館海峽奧體中心附近,已新增了5個臨時空氣檢測站點﹔青運會開幕后,環保部門將24小時不間斷地實測海峽奧體中心的場館空氣質量,並對外發布。
來自北京的廖靜茹,對福州的第一印象是“空氣真的很棒”。跳水比賽提前開賽,作為跳水運動員的她也首批入住“青運村”。她說,在飛機上就能看到福州和其他地方不同的藍天,整片都是通透的,沒有北方的霧霾和沙塵暴。“下了飛機來到青運村,一路上空氣清新,在海峽奧體中心周邊都能見到成片的綠地,環境美極了”。
作為本屆青運會火炬傳遞的火炬手之一、沙灘排球比賽的開賽嘉賓,薛晨也已入住“青運村”,更是為家鄉福州的青運籌備工作“點贊”。
“房間裡所需的生活用品都已准備好了﹔青運村內有電瓶車,招手就會停下來,去任何地方都很方便。”參加過國內外大小賽事的薛晨贊不絕口,“據我所知,這次的食品保障都很嚴格,包括我們進出運動員食堂都不能帶任何吃的進去、出來,所以我覺得福州很棒。”
運動員的食品安全保障,是首屆青運會籌備工作的重中之重。記者此前在採訪中了解到,青運會運動員食材的採購、加工、儲存、運輸等各個流程都十分嚴謹,糧油、肉類、水產品、蔬菜水果等所有食材,均採購自賽區執委會遴選確認和備案的食品供應基地、企業或食品供應單位,必須進行“三重”檢測和全程跟蹤,確保食材不含興奮劑、重金屬和無農殘、藥殘。
為護航青運,福州市區從當天開始專設7條青運專用車道,僅允許公交線路車輛、持青運會專用車道通行証車輛通行。在青運會開幕之際,福州的哥的姐也組建了5個愛心服務車隊,開展非營利性、公益性志願服務活動,展現城市文明風採。
“保障青運,我們准備好了。我們還要起到導游的作用,把最美的福州介紹給乘客。”為青運會服務的的哥黃功新,早就做足了青運會各項知識和福州城市亮點的“功課”,還接受了專業的禮儀培訓。
青運臨近,青運安保亦一步步升級。公安、消防、防生化、飛行物防控、搜爆排爆、反恐突擊、通信保障等各類安保隊伍,集結候命。記者採訪中注意到,海峽奧體中心、青運村內有武警、公安巡邏隊24小時不間斷巡邏﹔福州首架警用直升機已經出動,巡航在福州城區上空,成為青運空中安保“利器”。
據組委會透露,青運期間,警用摩托車、消防特勤車、武警特戰車、特警巡邏車、派出所巡邏車等各種安保裝備將齊上陣,形成一張空地立體化的安全網。此外,福州全市組織近10萬名平安志願者和青運安全員,開展志願服務和安全巡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