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体育>>全民健身
人民网>>体育>>正文

20岁及以上人群中有56.5%的人通过自学的方式掌握体育锻炼技能,只有19.9%的人受益于学校教育——

学校体育教育的尴尬

记者 袁浩

2015年11月17日08:51  来源:工人日报  手机看新闻

当你在日常生活中参与体育锻炼时,你是否具备相应的锻炼技能?如果具备,你又是通过何种方式获取的? 今天,由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2014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公报》(以下简称《公报》)给出了答案,调查人员通过对全国31个省(区、市)135229例有效样本统计分析后发现:20岁及以上人群中有56.5%的人通过自学的方式掌握体育锻炼技能,只有19.9%的人通过学校教育掌握了相关技能。

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校内外体育锻炼是孩子们掌握体育技能的重要渠道。本次发布的《公报》显示,在校上学的6~19岁儿童青少年有98.1%的人能够每周上体育课,每周上2次至3次体育课的人数百分比达到了81.3%,校外锻炼中,每次锻炼时间在30~59分钟的人数也达到了60.4%,但为什么大多数人并没有从中受益? 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目前的体育课太庞杂,一个学期下来就要学习七八个项目,每一个都只学到了皮毛,结果就是上了10多年体育课却连一项运动技能都没有掌握。

那么,校外体育锻炼呢?本次调查显示,6~19岁的儿童青少年主要以“由同学(朋友)自发组织”的形式参加校外体育锻炼,其比例高达48.5%。在锻炼过程中,同学间的相互指导占比54.1%,学校老师指导锻炼的比例有71.6%,但由于锻炼项目大多停留在体育游戏(22.2%)和长跑(18.0%),因而通过课外体育锻炼获得一定体育技能的可能性并不大。

“我们现在也很关注如何让儿童青少年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的问题,孩子年龄小的时候主要以游戏为主,随着年龄不断增长,我们应该做一些有引导性的技能培训,但这个问题是一个整体,有很多指挥棒。局部的变化很难起作用。”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副司长张智在接受《工人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阻碍儿童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就是“怕影响学习”,在本次调查报告中,这一比例高达44.2%。张智介绍,现在推行减负,孩子的家庭作业少了,但是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并没有增加,因为孩子去上才艺辅导班了,真正报课外体育特长班的家长很少,尤其是高考取消体育特长生加分后。“如果不进一步完善评价机制,体现出身体方面的差异,很多家长很难去重视体育锻炼。”

目前,由于我国中小学体育老师缺口较大等原因影响,体育课并没有让孩子培养起更多的体育专项技能,而体育局系统则拥有大量掌握专业技能的退役运动员,他们能否成为有益的补充呢? 张智告诉《工人日报》记者,由于进入学校当体育老师必须具有相应的资格证书,“拿过奥运会前3名的运动员也未必能当得了老师”,因而,现在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的合作方式更加灵活,目前主要有两种方式,聘请一些退役运动员去学校上课,或者创建独立的青少年俱乐部来培养孩子。“但这样的培训机构又要避免变成奥数班,必须保证其公益性,同时也要让教练有积极性,经费来源便是一个问题。”

“现在社会上有一些体育培训机构,但基本都属于商业性质,其实要有一部分公益性质的培训机构。”张智说,“目前政府在这方面的补贴还很少,虽然北京市已经在往前推进,但大多省市还做不到,如果能够多方筹措,让政府、社会和家长都负担一点,这些公益性的培训机构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本报北京11月16日电)

(责编:张帆、胡雪蓉)

相关专题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