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月8日体育专电 题:北京,奥林匹克从未远离
——北京冬奥申委探营
新华社记者林德韧、汪涌
一群人,一座城,两次盛会;经过14年,北京,再度迈到了申办奥运会的重要关口。
北京奥运大厦,是北京申办冬奥会的大本营,位于北京的北四环。这座大楼专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而建,在奥运会结束之后,原来在这座楼里面办公的北京奥组委也结束了历史使命,19层楼陆续租用给了一些企业和单位作为办公场所。不过,大厦的7层一直空着,这个“留白”,仿佛就是在等待“奥林匹克”的归来。
当北京冬奥申委成立,人们回到这里,一切都和当年一样。
进入门口的岗亭,2008年北京残奥会开幕倒计时的牌子依然矗立在醒目的位置,提醒着这座建筑在起建时就被赋予的特殊意义。大厦的一层照例是接待大厅,“第29届奥运会组织委员会”标志仍在,上到北京冬奥申委前台,同样有大幅的“第29届奥运会组织委员会”标志,2008年奥运会的传承,也由此直观表现了出来。
为了申办冬奥会,大家也都“蛮拼的”。
“人生难得几回搏,此时不搏更待何时。”这是北京冬奥申委办公大厅门上挂着的标语,大家的工作分外忙碌,“搏”成为了最重要的关键词。
在各种工作纷至沓来的关键时刻,“一周工作七天”已经是常态。在距离国际奥委会确定2022年冬奥会举办城市进入倒计时的重要阶段,冬奥申委的各个部门更是满负荷运作,来确保各项准备工作的万无一失。
北京冬奥申委的办公室是成排的格子间,在格子间的第一排是办公室区域代表的部门名称、人员的名字。“现在不光是申办报告,其实还有很多其他的活动,一来二去事情就很多了,现在每天也都很忙,”一位工作人员说。
北京冬奥申委自2014年1月正式成立,目前已经运转了一整年,内设1室8部及2个中心,分别是办公室、总体策划及法律事务部、对外联络部、新闻宣传部、体育部、工程规划技术部、财务及市场开发部、环境保护部、监督审计部,张家口运行中心和延庆运行中心。北京冬奥申委总部的工作人员有100多人,在这里,经历过北京奥运会申办、举办的人,还很多。在这个团队中,大约一半的手机号码还是北京奥运会时留下的,只说手机后四位就能互留电话。
午餐时间到了,工作人员们赶到楼内的食堂吃午饭,因为在楼里办公的其他单位很多,午饭的时间也需要精确拿捏,“早了没吃的,晚了菜就被别人抢光了”,有人打趣说。不用问,食堂也满布北京奥运会的痕迹。
2008年,北京深深地打上了“奥林匹克”的烙印。无论何时,提到北京的历史,奥运会总是绕不开的话题。这座大楼、这层办公室、这批人员,那份热情、那份期待、那份执着,其实从未远离奥林匹克。
北京,也从未远离奥林匹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