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体育>>何振梁逝世
人民网>>体育>>正文

体育外交,新的“何振梁”在哪里?

雷煜 白志标

2015年01月09日08:40  来源:广州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体育外交,新的“何振梁”在哪里?

■本期特邀嘉宾

北体大奥林匹克研究专家 任海

外交学院外交学博士 周帅

新中国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见证人何振梁已经离开了人世。虽然,在其开拓的体育外交疆域上有更多人在固守和继续发展,但毋庸置疑,何老的离去使中国体育在国际体育外交战线上少了一位领袖人物。

2022年冬奥会申办,尽管竞争看似没有上一次申办那么紧张,但依然需要何振梁这样的国际体育外交大家。好在与当时相比,现在国际奥委会有更多的中国人在发挥作用。无论是于再清,还是李玲蔚、杨扬,他们在资历和影响上,与何振梁相比仍有一些差距。那么,谁能尽快成为新的“何振梁”?

何振梁离去

对中国体育外交影响有多大

白志标:在何振梁老先生去世后,无论是与他共过事还是没有共过事的人士在谈及这位老人时,几乎都提及他的去世对中国体育是不可弥补的损失,尤其是给中国体育外交留下无人能取代的空白。不可否认,何振梁在中国奥林匹克事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两次申奥过程中,正如北京社科院金汕研究员所言,不管人们对他在中国奥林匹克运动中的功绩如何评价,但申奥功臣这个称呼是无可非议的。不过,何振梁离去对中国体育外交的影响我觉得没有想象中那么大,毕竟时代不同,现在的中国体育在国际体育舞台,在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中已不是当年他单打独斗的情形。

周帅:何老作为一个体育外交家,去世必然会影响到我们的体育外交,毕竟他在国内外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俗话说人在人情在,有了他很多事情可能变得容易,而人走茶凉的事情多的是。

我想说的是,一个人的能力和作用毕竟有限,其背后的一个组织、制度持续推动才是根本,所以我觉得在何老去世后我们需要考虑后何振梁时代中国体育外交的变化,不仅是竞技领域,还有大众体育领域。

任海:我认为,何老的去世绝对是中国体育外交事业和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重大损失,他是我们新中国第一位国际奥委会委员、执委和副主席,也是新中国与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进行紧密联系的第一代体育外交家。

在他这个位置,可以在国际奥委会和国际体育界影响到很多人。事实上,国际体育界也正是通过对何振梁的了解,来探究中国和了解中国对奥林匹克的态度。无论是经验还是能力,还是个人魅力他都是没人能比的,而这绝对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财富。现在他离开了,这笔财富也跟着去了,因为他还没有来得及把自己的奥运经验写成书。

体育融外交

全球外交领域的常用招数

周帅:体育也是重要的外交平台,有这么几种情形,一种是希望通过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来展示“我很行”;第二种,体育成为表达某种政治态度的工具或平台,比如1980年和1984年两届奥运会美苏互相抵制的报复行为;再一种就是真正展现国家和地区整体社会经济发展成果,展现一个国家的动员能力和履约能力,进入21世纪的综合赛事普遍是这种特点。还有一种就是当国家间其他外交手段效果不大的时候,体育外交变成“撒手锏”的角色。中美乒乓外交的小球转动大球最为典型,还有罗德曼的多次朝鲜之行等。此外,我补充一点,在体育促外交的同时,外交也在促进体育发展,比如当年中苏关系密切时,两国间的体育交流也频繁,而现在国家领导人出访足球强国,同样促进了我们与这些国家足球之间的交流。

白志标:体育向来被称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因此自然也就带有与生俱来的外交特性,其实从那么多的国家争夺奥运会、世界杯等国际赛事举办权来看,除了经济利益外,发挥本国政治影响力、更好地进行外交活动才是主要手段。正如周博士所言,体育外交在时代的发展中也发生着明显的变化,比如在冷战年代,体育成为两个阵营交流最频繁的平台,看似体育交流但传递的是两国的政治意味。中美乒乓球是如此,友好运动会同样如此,甚至1990年的中美苏联合登珠峰都如此。

任海:奥林匹克大家庭、国际体育组织本身就是一个国际社会,因此体育外交是必不可少的。虽然你是这个国际组织的一员,但你同时也代表着背后的国家。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这些组织内的成员也在发生变化,过去可以说是欧美特别是欧洲人是国际体育组织的主导,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亚洲人、非洲人进入到这些组织,不再是欧洲一言堂,这使得体育外交变得更为复杂,从申办奥运会的过程中就能看出来,所以体育外交家的专业性、过往资历、人格魅力和你所在的国家的影响力都成为体育外交争夺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体育和外交

中国声音越来越强

任海:我国对于体育外交向来高度重视。新中国成立时,联合国席位和国际奥委会成员都没恢复。何老就是在那时开始与体育、与奥林匹克结缘。正因国家对体育外交的重视,何老最终调到国家体委工作。北京两次申办夏季奥运会并最终成功,就是体育领域中国外交的胜利。这次冬奥申办则又是一次重要的体育外交。

白志标:新中国成立后,除了与前苏联和部分东欧国家有交往外,大多数国家并不知道我们的情况。借助体育赛事完成外交目的是最可行的方式。国家也高度重视发展这一重要的对外交往通道。即便时代变了,这个通道的重要性并没有改变,只是承担的任务不同:从扩大对外交往变成展示发展成果。

周帅:除了举办大型赛事来加强体育外交,在国际体育组织中增加我们的人员,也是体育外交的重要方式。比如国际奥委会从过去的何振梁到现在的于再清、李玲蔚和杨扬,中国声音比过去更强。此外,塑造体育明星的外交使者新形象也是体育外交的一种方式。比如姚明,克林顿曾说:“我从来没有想到,中国对美国的最大一宗出口,是一个7英尺1英寸(2.14米)高、抱着篮球的小伙子。”此外,国家领导人适时展现体育情怀,坚持拓展体育对外援助工作,也是体育外交。

体育“外交官”

专业语言人格资历全需具备

任海:中国体育外交领域能有何老可谓是幸事,但可遇不可求。别的能力我不想说,只想说要必须是一个正直的人。何老一生两袖清风,1999年国际奥委会丑闻曝光,大面积的委员利用申办贿选腐败,但是他没有,很难得,很清白。何老在国际奥委会建立广泛人脉与他在处理国际奥委会的一些重大问题,比如民族融合、男女平等、地区平衡等方面都非常得体有关,这可能比外语流利更重要。

白志标:其实我们分析体育外交的国际形势和中国的体育外交发展,目的就是希望从中能找寻到一个脉络:怎样再找到“何振梁”这样的体育外交家。应该说,让中国内地现在的三个国际奥委会委员“复制”何振梁不切合实际,毕竟何振梁走进国际奥林匹克领域是与那个时代密不可分。当时那个时代的体育外交家需要熟练掌握外语并能准确领会意思,并不需要你是否从体育界来,是否具备运动素质等等。其实过去的国际奥委会主席也基本是这个特点。我觉得现在随着真正的运动员出身的巴赫就任国际奥委会主席,中国新的“何振梁”需要具备的能力应该比过去更高。

周帅:何老的能力和影响力我们不可否认,但毕竟是有时代特点,要想成为新的这样一个体育外交家,首先专业水平必须很强,我说的这个专业水平是多方面的,既要有深厚的外交专业知识,还要有体育专业水平,同时还要对国际体育组织规程相当熟悉,而且对体育项目也能做到胸有成竹;其次,要能熟练掌握外语;第三是人格魅力,从外交学来说,这也是极为重要的,甚至有时候起着决定作用,你要能影响周围的每个国际体育组织人员。

(责编:杨磊、胡雪蓉)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