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体育>>2015年光州大运会
人民网>>体育>>正文

大运会代表团副团长申震:参赛宗旨培养国际人

2015年07月10日17:04  来源:新华社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大运会)培养国际人——专访大运会代表团副团长申震

  新华社韩国光州7月10日体育专电

  新华社记者张荣锋 刘宁

  中国选手参加光州大运会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代表团对大学生选手们有什么要求?大学体育未来的发展方向如何?就这些问题,新华社记者10日对代表团副团长申震进行了专访。

    代表团对选手有“三必要求”

  申震透露,代表团对选手的成绩没有要求,选手可以心态放松地去比赛。但在其他方面,代表团有“三必要求”--选手必须在当地拜访一所大学、选手必须参观一个博物馆、选手必须交到至少一名外国朋友。

  10人上午,代表团组织30多名运动员参观了韩国湖南大学,并与校方进行了一些互动和交流。在结交外国朋友方面,中国选手很在行。夺得本届大运会首金的郑霜雪能讲流利的英文,未来也有到美国留学的计划,所以美国跳水队成为她主攻的对象,结果是整个美国跳水队都被她“拿下”。“美国跳水队员现在都是我的熟人了,我们在一起几乎无话不谈”,郑霜雪略显“得意”。因为有外语优势,郑霜雪与外国选手交流得心应手,可不会讲外语的选手就遇到了麻烦,独得三金的跳水选手彭健烽就是其中之一,不过来自广州体育大学的他却通过广东话搭起了桥梁,与两名祖籍广东的马来西亚运动员建立起了友谊,双方用广东话交流。

  参赛宗旨是培养国际人

  申震认为大学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就是不唯金牌论,而是塑造学生的人格,这对于学生的未来很有帮助。“这些学生运动员毕业后将不会只从事体育相关的工作,可以进入多个领域发展,我们要让他们成长为国际人,通过大运会国际交流的平台来健全自己的人格,”申震将国际人培养定位为中国代表团的参赛宗旨。

  “三必要求”是希望运动员珍惜这次大赛机会,并充分利用这次机会。“我们要给运动员一个信号,那就是从国家层面和大体协层面,都希望他们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其实这个机会很难得,很多选手大学期间也就这一次机会,利用好这次机会多参加国际交流,使自己成为国际人,不光是为自身体育特长的发展,更是为未来更长远的人生打好基础,”申震强调了大运会更深层次的价值。

  欣然看到中国选手新气象

  申震对于本届大运会参赛队员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开放、大方和自信。“这次代表团的参赛成员,比赛时都更放松了,以更开放的姿态来参加运动会。感觉现在的大学生运动员更加有底气了,有那种赛场上的霸气,无论是否拿到了奖牌,都能让对手感觉到在场上的气势,”申震对选手们的“气场”印象深刻。

  申震介绍说,中国选手在运动员村和在赛场上的跨国交流都更多了,这些是运动员最大的变化。“以前的运动员是人家拉我上台都不太敢上,排队去餐厅吃饭后就回到宿舍里待着,现在的运动员完全不是这样,他们以更加主动的方式去跟其他国家的运动员交流。每天晚上在大运村升旗广场上,中国运动员都会积极参与到韩国歌舞和韩国文化的交流活动中。”(完)

(责编:胡雪蓉、杨磊)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