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枣庄9月14日电(记者郑轶)你我身边,总有一种“别人家的孩子”。他们能在“学霸”与“玩家”之间自由切换,学能考上名校,玩就玩出名堂。21岁的魏宏济和19岁的孙世昱,就是这样一对令人“羡慕嫉妒恨”的小伙伴。
9月14日,在全国智运会桥牌男子双人比赛中,这两个北京男孩登上了季军的领奖台。就在一个月前,他们首夺世界桥牌公开赛U20组的双人和团体冠军。而在桥牌之外,他们也是赢家。就读于“牛校”人大附中,双双考入北京大学,堪称不折不扣的“学霸”。
“我第一次接触桥牌,是初二时上选修课,这种智力游戏很考验斗智斗勇,打一副好牌会激动好久。”在数学系读大三的魏宏济已有6年牌龄,在高中时找到跟着班主任学桥牌的孙世昱,从此结成“最佳拍档”。平时,他们训练大约每周一次,经过两年多的磨合,几乎到了“心有灵犀”的程度。
“学霸”的桥牌之路,得益于浓厚的校园桥牌氛围。在人大附中,既有公共的桥牌选修课,每个年级也设有研修课,全校至少有1000多人会打桥牌。每一年学校还会举办智力运动会,各班派出桥牌队对抗。孙世昱说:“升入北大后,这里也有优良的桥牌传统,出了许多职业牌手,每年的公选课和校桥牌队,能有相当程度的活跃成员。”
在很多人看来,玩桥牌是不务正业,会耽误学习,除了“学霸”旁人很难效仿。对此,魏宏济认为,作为顶尖牌手需要花很大经历,但作为一种业余爱好,不用下特别大的功夫,反而能促进情商和智商。“桥牌是一种锻炼综合素质的项目,计算能力是基础,同时还能培养沉稳的心态、与人交往和合作的能力。”
这次参加智运会,两个小伙伴更是抱着“玩”的心态,打得开心就好,得成绩是锦上添花。男子双人比赛第三节后,他们的名次只排在第九,打完第四节,俩人认为与领奖台无缘,直接去吃饭了。组委会临到颁奖仪式,才逮到这俩“小迷糊”。“我们没夺牌的包袱,能拿到季军很惊喜。”举着吉祥物玩偶,两个大男孩连称“运气好”。
玩桥牌好几年,这项智力运动已渗入他们的生活,成为难以割舍的一部分。孙世昱说,平时他们经常在网上打牌,与世界各地的爱好者切磋。尽管父母都很支持打桥牌,但两人坦言,未来并不会走职业桥牌的道路。“桥牌是一种生活的馈赠,从中我们获得了快乐,结交了朋友。它会是我终身的业余爱好,不管走到哪里都会打下去。”魏宏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