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建联(中)得分后与队友击掌庆祝。新华社发
昨晚,四分之一决赛,中国队以104比58大胜印度队。中国男篮7战全胜晋级4强,是中国队在2013亚锦赛和2014亚运会两次无缘四强之后,重返亚洲前四。今晚,中伊大战即将打响,亚洲霸主伊朗队,注定将成为年轻的中国男篮走向成熟的试金石。
□赛前 场下“谍战”暗流涌动
昨天与印度队的比赛,球员在场上按部就班赢下比赛,而场外,教练组早已将工作重心转向与伊朗的比赛。
伊朗与韩国队的比赛率先进行,中国男篮即派出了吴庆龙、胡雪峰和李楠三位助教以及一名技术分析师坐在场边开始进行敌情侦察。而对于中国男篮的队员来讲,保持情绪稳定,认真按照主教练宫鲁鸣制定的战术对阵印度队。
印度队在首节的上半段稍有抵抗能力,到了第一节末段中国队已经保有10分以上优势。第二节优势扩大到23分,第三节中国队领先25分,第四节比分扩大到40分以上,进入垃圾时间,最终中国队104比58获胜。中国男篮7场连胜,可喜的是全队队员状态保持稳定。易建联出场23分钟,11投8中拿下21分7篮板3助攻,周鹏13分,周琦8分3篮板3封盖,王哲林4分5篮板。
中国队与印度队的比赛,伊朗队也派出了球探。可以说,两方教练组均在积极研究对手,中国男篮最后一节让李慕豪出场,也是希望李慕豪能在对阵伊朗比赛中在内线用身高和体重遏制哈达迪,而对方也一直在观察中国面对联防的破解策略。
□声音 宫鲁鸣:胜伊朗献礼国庆
赛后发布会上,宫鲁鸣基本上未提与印度的比赛,而是直奔主题,那就是对阵伊朗队。宫鲁鸣表示:“今天是国庆节,又是淘汰赛第一场比赛,我们做了充分准备,希望给大家一场精彩的比赛。实际上,我们也清楚,大家都关心的不是这场比赛,而是明天对阵伊朗的比赛怎么打。”
宫鲁鸣说,“伊朗队自从2009年一直占据亚洲霸主地位,队内拥有哈达迪、卡姆拉尼、巴赫拉米这些优秀队员,是目前亚洲最具实力的队伍之一。我们作为新一届中国男篮,如果未来想在亚洲打出最高水平,必须向最强的队伍做出挑战。我相信,明天双方都会做充分的准备,也会给国庆大假奉献一场精彩的比赛。”
有外媒提问,认为中国队与伊朗队的比赛更像是决赛,中国队对于提前遭遇伊朗如何准备,宫鲁鸣回应称:“比赛走到现在,不是谁能够选择的。我们希望所有的比赛都能精彩,希望亚洲水平都能快速提高。我们也相信不只是明天,后天的决赛也一样精彩。”
据悉,本届长沙亚锦赛或许将成为最后一届男篮亚锦赛。据国际篮联官方微博透露,从2017-2021周期开始,全新的赛事亚洲杯,将取代亚锦赛,成为决定奥运会参赛资格的赛事。而来自大洋洲的两支队伍,澳大利亚与新西兰也将加入该项赛事。
翟晓川:玩命防守抢篮板
整个中国队队员都在期待着与伊朗的决战。翟晓川表示,立足于拼对手,“姿态不放太高,也别放低,要有信心”。
翟晓川认为,中国队状态越来越好,“配合越来越默契,球队非常团结”。伊朗队从赛前半个月到比赛期间,一直是中国男篮心头一个疙瘩,而真到了决战时刻,翟晓川坦言,会有些压力,“要说不紧张也不可能,还是希望全队能在比赛中放松一些,听从教练的布置,肯定会有好的结果”。
翟晓川认为,防守和篮板球是战胜伊朗的关键,“首先是肯定要努力切断巴赫拉米和哈达迪之间的联系。明天比赛最关键的还是篮板球,所以我们要玩命抢篮板、玩命去防守,全力以赴,打好这场比赛”。
轻松7连胜晋级半决赛,一方声音认为中国男篮夺冠势不可挡,前男篮队员马健即表示:“本届长沙亚锦赛将会是近15年来最没悬念的一次,中国将轻松夺冠”,但也有专家认为结论下得太早,“连续对阵弱旅,在半决赛突然对决强悍对手伊朗队,中国队能否适应、是否会及时调整过来、迅速适应对方节奏”,对于中国男篮,唯一能做的就是,放松心态、稳扎稳打,力拼对手,避免前几场出现的慢热问题。
□敌情
伊朗大将 崴脚恐缺战
外界都希望韩国队能给伊朗队制造些麻烦,但波斯铁骑还是以75比62轻松战胜对手,展现出绝对实力。对中国队有利的是,伊朗队的阿法赫脚踝受伤,能否出场不得而知。
上半区,菲律宾队一枝独秀,很有可能晋级决赛。下半区,中国与伊朗争雄。伊朗队在小组赛曾负于菲律宾,面对韩国队的比赛,伊朗队保持强势,一直处于领先状态。第三节比赛中,伊朗队的阿法赫,在拼抢篮板时脚踝受伤,这种性质的崴伤一般需要休息两周。
33岁的阿法赫是伊朗队的首发球员,司职攻击后卫,与巴赫拉米、卡姆拉尼和哈达迪一起,都是伊朗队的“黄金一代”。赛后,伊朗主帅鲍曼表示,“扭伤比较严重,他被扶着离开了场地。我们有很好的队医和治疗师,也许我们可以让他做好上场的准备。所以,那将是赛前确定的事情,现在我们只能等着,希望能够发生奇迹”。
与中国队一役,鲍曼做好了苦战的准备,“对阵中国队,我们的任务很重。他们有高度优势,训练有素,防守很好。他们有突出的球员,新老结合,而且他们有主场优势,那将是一场非常困难的比赛”。鲍曼认为外线将决定此役胜负,“内线双方会互相牵制,也许外线远投会成为决定胜负的突破点”。(孙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