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体育
人民网>>体育>>正文

中网现场观众流量稳超去年 赛事运营总收入约1.6亿元

本报记者 马剑

2015年10月12日07:2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12岁中网 渐成气候(体坛聚焦)

  10月11日,西班牙选手穆古拉扎在颁奖仪式上展示冠军奖杯。当日,在北京进行的2015年中国网球公开赛女单决赛中,西班牙选手穆古拉扎以2∶0战胜瑞士选手巴辛斯基,夺得冠军。

  新华社记者 李文摄

  10月11日,德约科维奇在比赛中回球。当日,在北京进行的2015年中国网球公开赛男单决赛中,塞尔维亚选手德约科维奇以2∶0战胜西班牙选手纳达尔,夺得冠军。

  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摄

  2014年李娜在中网的告别仪式一度让很多人对中网的发展前景看淡,今年席卷“中国赛季”的球星伤退风潮也让人为中网捏了一把汗。然而,随着小德第六次登顶中网男单冠军,2015年中网圆满落幕,一切对中网的疑虑随之烟消云散。经过12年发展的中国网球公开赛,如今已经形成自己的品牌效应,赛事吸引力越来越强。

  票房不再依靠明星

  10月11日晚,位于北京北五环的国家网球中心钻石球场座无虚席,观众们共同见证了塞尔维亚名将德约科维奇的第六个中网男单冠军。

  除了2011年因为身体原因没有参赛,德约科维奇自从2009年以来6次参赛,男单冠军奖杯从未旁落。在中网实现了29场连胜,他已成为当之无愧的“中网之王”。和德约科维奇一起,今年共有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269名网球运动员相聚北京,他们共同奉献的296场精彩比赛,让现场观众和收看赛事转播的球迷度过了难忘的时光。

  没有了李娜、彭帅、郑洁等本土明星的助阵,又碰上国际明星的退赛风潮,人们对今年中网的票房产生过担心。但事实证明,中网的观众已经不像往年那样单纯地追逐明星球员,而是更懂得欣赏比赛,并乐于享受度假般的网球嘉年华体验。受到赛期后移影响,截至10日半决赛,本届赛事累计现场观众流量达到22.36万人次,与去年全赛期基本持平,如果再加上11日决赛的人数,观众流量大大超过去年。

  赛事运营越发成熟

  如今的中网和12年前相比已经有了质的飞跃:男子比赛已经提升为ATP500赛事,女子比赛更升级为仅次于四大满贯的皇冠级赛事。本届中网,赛事总奖金额度已经提升至846万美元,其中男子比赛的278万美元总奖金,位列全球13站ATP500赛事之首;在网球比赛最为看重的商业赞助方面,则首次实现了主赞助商满额格局,形成了由12家赞助商、11家独家合作伙伴、18家供应商组成的稳定的商业合作伙伴群体。

  此外,今年中网还和业内领先的体育赛事运营服务推广平台“体育之窗”进行了票务合作,在微信和线下拓宽售票渠道。根据组委会财务部对本届赛事整体运营的初步概算,预计赛事直接运营收入较去年有一定程度增长,增幅预计在7%以上,总收入在1.6亿元左右。

  除了精彩的网球比赛,大牌球员在京的生活和相关活动更加丰富。德约科维奇继续试着用汉字签名,并在开赛前特意提前抵京,与郑洁一同参与青少年慈善活动,自2013年与李娜的性别大战起,他已经连续3年参与赛事慈善活动,甚至成为赛事的一个传统。

  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虽然中网的快速发展令人高兴,但作为后起之秀,在形成观赛的传统和文化方面还需长久经营。比如,今年中网比赛中一些球员吐槽雾霾以及现场观众随意走动、呐喊,相机的闪光灯干扰等问题,都还是中网目前面临的“成长的烦恼”。

  另一方面,随着李娜的退役,本土选手在中网这个平台上没有令人兴奋的表现。女单赛场上,郑赛赛、王蔷等4名选手都要凭借外卡参赛,张择和吴迪也同样需要外卡参加男单比赛,其余参加资格赛的球手则无一突围。甚至在曾经的优势项目双打赛场上,本土选手也基本上需要依靠外卡才能获得比赛资格。

  曾经见证了中国女子网球兴盛的中网赛场,如今又成了中国网球小将走向世界舞台的练兵场。

  中国网坛在经历了“金花”崛起的高潮之后,如今又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今,我们期待中国网球的再度崛起,这需要的不仅是等待,还要为中国网球的发展注入更多营养,帮助那些正在孕育的种子最终茁壮成长。

    《 人民日报 》( 2015年10月12日 15 版)

(责编:郝孟佳、林露)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