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岁末,一整年的围棋大戏步入尾声,剧情反而意外的精彩。12月25日,中国棋手黄云嵩执黑中盘不敌“日本第一人”井山裕太,阿含桐山杯中日围棋冠军对抗赛的历史从此改写。日本围棋终于逃离“12连败”的泥潭,而中国围棋界的反应是“好事情,这样的比赛中国老赢多没意思?”
两天之后,另一场“重头戏”也将上演。今年势不可挡的95后“双冠王”柯洁,将在梦百合杯世界围棋公开赛决赛对阵韩国天王李世石。此前,柯洁曾表示对李世石的胜算有95%,尽管他事后坦言至多五五开,但以双方近期“一边倒”的交手纪录,近九成网友看好“中国少侠”第三次加冕世界冠军。
输棋不觉失败,未战先放豪言,如此舆论氛围足见中国围棋的强势。世界棋坛的格局,从日本长达百年的一家独大,到中、日、韩三国鼎立,再到近年来的中韩对抗,如同一场“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淘汰赛。日本围棋雄霸天下时,中国棋手赴日学艺,后又引入日本“道场”模式,最终形成孕育人才的流水线;韩国棋手层出不穷时,中国围棋借鉴了不少训练方法,时至今日很多围棋道场的死活题训练书都源自韩国;等到中国围棋崛起,被压制的韩国围棋改革推行“振兴计划”,正是移植了中国的国家队训练体系;至于早已式微、10年未染指世界冠军的日本围棋,也毫不讳言对中、韩围棋的模仿与追赶。
在我进你退、强者愈强的竞技场,中国围棋从“追赶者”变成了“领头羊”。以人才厚度衡量,中国棋手的优势短期内很难动摇,无论是90后、95后世界冠军的数量,还是98后、00后棋手的冒尖速度,都远远甩开了对手。日本围棋名宿坂田荣男曾认为,棋手的黄金年龄是30多岁。而如今的中国棋坛,“20多岁拿冠军,30岁过巅峰、35岁淡出一线”几成常态。这些从围棋道场杀出来的新生代棋手,早已淬炼出超越年龄的棋力与心智,不仅成材、成名周期大大缩短,更加速着整个棋坛的新陈代谢。
然而,看似一片大好的发展声势,却悄然弥漫着一股“小富即安”的浮躁情绪。在2013年史无前例包揽六个世界冠军后,“中国围棋彻底翻身、韩国棋手走下神坛”的心态,让一些业已成名的职业棋手变得松懈,外战时缺少斗志。2014、2015这两个赛季,世界棋战的中韩对抗中,中国棋手整体胜少负多,即便是有柯洁这样的强势人物力挽狂澜,但并不能抹煞韩国围棋重新崛起的事实。或许,韩国围棋根本没被打倒,一项单兵作战的比赛中,最终决定胜负的不是人数而是个体。中韩围棋既无技术壁垒,训练制度与人才体系又极为相似,谁能“掰手腕”笑到最后,功夫恐怕不只在棋盘内。更何况,底蕴深厚的日本围棋也不能小觑,有中、韩围棋珠玉在前,重归复兴也不是天方夜谭。
中国围棋若想长盛不衰,归根结底要靠自己。这不只取决于围棋联赛的健康运转、围棋市场的持续繁荣,更依托于每个棋手的点滴努力。在职业围棋竞争愈烈的当下,没有什么比职业生涯更宝贵。随着棋类赛事的增多,年轻棋手不乏一夜成名的机遇,面对名利、荣誉的考验,能否专注棋艺、秉持操守,能否抛弃功利心、保持进取心,不只关乎他们究竟能走多远,更关乎棋坛的兴衰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