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齊達內的存在,阿爾及利亞足球或許依然寂寂無聞。這個素有“沙漠之狐”之稱的北非國家,在世界杯版圖上隻有3個小組賽足跡,“陪太子讀書”可謂最恰當的注腳。人們提起它總會說:哦,那是齊達內的祖籍而已。正因如此,阿爾及利亞隊今天創造的歷史愈加珍貴,16強是足球強國的日用品,卻是他們的奢侈品。
政治上,阿爾及利亞曾是法國的殖民地﹔足球上,或許法國才是阿爾及利亞的“殖民地”。法國街頭踢球的孩童,許多都是阿爾及利亞后裔。而在歷屆高盧軍團中,遠有傳奇巨星齊達內,近有納斯裡、吉尼亞克,以及目前如日中天的本澤馬,無不是人在法國根在北非。
如同豐腴的油氣,阿爾及利亞盛產足球人才,但自己的球隊卻隻能撿拾“邊角剩料”。最優質的人才必然選擇實力強大的法國隊,那些優勝劣汰下的“二等品”才會退而求其次。目前阿爾及利亞23人名單中,有17人出生在法國,憑借國際足聯近年來歸化政策的靈活變化,才得以雙重國籍身份加盟阿隊。而受限於阿爾及利亞本國聯賽水平過低,23名球員均在海外效力。
沒有球星,沒有名帥,沒有佳績,他們在巴西被貼上“魚腩”的標簽。唯一拿得出手的,隻有1982年世界杯擊敗聯邦德國的遙遠冷門。同組的對手,妖人滿營的“新紅魔”比利時、卡佩羅執教的俄羅斯、曾經世界杯四強韓國隊,都遠比他們受關注。世界杯的賠率榜上,阿爾及利亞徘徊在倒數五名之列。
就是這支被遺忘的球隊,小組賽卻呈現令人驚喜的表現,小負比利時,大勝韓國,逼平俄羅斯。每一場的結果,沒有絲毫僥幸成分,隻有永不自棄的執著。或許有人說,這種隊伍進16強,拉低了世界杯的水准和成色。但別忘了,競技體育從來不按紙面實力排定座次,決定比賽的最終因素是人,本屆賽會迭爆的冷門足以作証。阿爾及利亞隊可能很快倒在1/8決賽門檻,畢竟他們要面對極具冠軍相的德意志戰車。但贏得首次出線的歷史性時刻,已足夠他們昂首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