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航站樓,巴西利亞的“首都氣質”立見分曉:明亮寬敞鋪著地毯、極具國際范兒的大廳,3米高的LED航班信息告示牌,代步的自動人行道……對於曾在這裡居住了一年半的記者來說,前五分鐘看到的全是巴西利亞的新鮮事,除了登機和到達的出入口仍共用一個以外,再沒有別的“特征”能讓我辨認出這還是巴西的機場。
作為上世紀60年代才在一片荒蕪中拔地而起的“新”都,這座城市全是上世紀60年代和90年代初兩個時期的“舊”建筑。作為一個城市的臉面,巴西利亞的機場一直因為年久失修和空間過於局限造人詬病﹔而作為一個國家的政治中心,這座城市每周工作日期間總少不了各種重要的會議,原有的賓館數量不足、商家更是愛坐地起價——這樣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物流狀況如何承辦世界杯?巴西人自己都感到迷惑。
而從機場到球場的一路上,我看到原本交錯混亂的機場路如今多出了一條隧道,道路擁堵狀況緩解不少,路標和路牌的指示也更加清晰明了﹔市中心如今出現了不少嶄新的酒店,原來已經褪色的高樓也被重新進行了粉刷。球賽結束后,夜色中的巴西利亞也不再像原來那樣淪陷入沉寂,更多的咖啡廳和餐廳開始24小時營業,為充滿激情的球迷們提供了一個可以一起放鬆、歡聚的場所。距我上一次來這兒不過3個多月而已,一眨眼的時間巴西利亞就真的不一樣了。
據巴西世界杯組委會公布的工程計劃及媒體公布的實施成果數據,截至去年年底,巴西利亞市內共新建了12家四星或五星賓館,增加了3634張床位——千萬不要小看這個數字,在此之前,包含巴西利亞及周邊21個小衛星城的大聯邦區總共也隻有75家賓館、3萬張床位,其中兩星以上酒店隻有40余家。可5日涌入的10萬名阿根廷球迷也絲毫沒有影響城市的正常運轉,小小的巴西利亞妥妥地接下了世界杯的大招。
再愛鬧騰的巴西人民對這樣的變化也該是喜聞樂見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