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翔如是 浮沉如斯--退役之后何去何從?【4】

2015年04月07日18:31  來源:新華網
 
原標題:劉翔如是 浮沉如斯--退役之后何去何從?

(體育·專題)(18)奔“劉”遠去,心仍飛“翔”

  4月7日,劉翔在社交媒體發微博宣布正式退役。曾經的“翔飛人”終於正式離開賽道,做回一名普通人。但他的退役,也代表著中國田徑一個時期的“印記”的正式塵封。 那個改寫了奧運賽場田徑直道項目歷史的黃皮膚、黑頭發、笑容燦爛的上海小伙,那個曾經帶給中國人無限榮耀和自豪的跨欄飛人,即將離開他奮斗了二十多年的事業。過去的輝煌也好、低谷也罷,在劉翔宣告離開的時候,都讓人歷歷在目。曾經的“翔飛人”永遠留在了歷史長河中,而擺脫了期待與非議的劉翔即將展開人生新的篇章。圖為2006年6月24日,劉翔與母親興高採烈地慶祝喬遷。當日,奧運冠軍劉翔喜遷新居。喬遷之際,劉翔重回他原來居住的上海海棠苑小區,與老鄰居們歡聚一堂。新華社/新民晚報

   悲壯劉翔

  “阿喀琉斯感到了一陣鑽心的疼痛,像座塌倒的巨塔一樣栽倒在地上。他拔掉腳踵上的箭,繼續戰斗。可是他感到肢體在逐漸變冷。阿喀琉斯不得不停住腳步,用長矛支撐著身體。他雖然不能追擊敵人,但發出了如雷的吼聲。突然,他的肢體僵硬起來。他倒下來,他的盔甲和武器掉在地上,大地發出沉悶的轟響……”

  在奧林匹克運動的發源地古希臘,神話《伊利亞特》記載了英雄阿喀琉斯的故事。

  正值事業巔峰的劉翔與阿喀琉斯一樣血氣方剛、年少無畏。但他不會想到,自己的命運也會與阿喀琉斯一樣,因為腳踵的傷勢而出現過山車式的轉折。

  在雅典奧運會奪冠后的新聞發布會上,劉翔毫不掩飾自己對北京奧運會的憧憬:“中國人有很強的組織能力,會把2008年奧運會辦成世界上最好的奧運會!那時我接近26歲,正是一個田徑運動員的黃金年齡,我會在自己的家門口很好地抓住機會!”

  之后的三年多時間裡,劉翔在賽道上風馳電掣,一次次改寫著中國田徑的歷史。2008年3月,劉翔在西班牙巴倫西亞舉行的世界室內田徑錦標賽中以7秒46的成績獲得男子60米欄冠軍,真正意義上實現了在跨欄項目中的“大滿貫”。同一年,作為中國體育“國際名片”之一的劉翔登了上美國《時代周刊》的封面,成為該刊物評出的“最值得關注的100名奧運選手”的代表之一。

  不僅僅是13億的中國人,就連整個世界都深信,劉翔將在北京奧運會的舞台上再次驚艷綻放。然而沒有人知道,殘酷的傷病此時已悄無聲息地走到了劉翔的身邊。

  2008年8月18日,劉翔出現在北京奧運會男子110米欄預賽的賽道上,在接近爆滿的“鳥巢”體育場內,劉翔因跟腱傷勢疼痛難忍,最終選擇退賽。全場愕然,舉國愕然。

  事后的新聞發布會上,劉翔的教練孫海平和中國田徑隊總教練馮樹勇透露了人們不知道的秘密,揭開了劉翔退賽之謎。劉翔的腳傷已經持續了幾年,奧運會開賽前越來越重。劉翔16日進入奧運村后,曾到醫院讓專家會診,做了核磁共振,發現他的右跟腱根部有炎症。

  “劉翔一直在堅持,劉翔一直在玩命,他不到萬不得已不會退出比賽。賽前,三個醫生在為劉翔作緊急處置,最后實在沒有辦法,用藥噴沒用,冷敷沒用,最后請專家為劉翔硬按摩,劉翔疼得全身發抖,嘴唇都咬破了……”孫海平無法講下去,哽咽失聲。

  其實,劉翔在進入賽場前就使勁地踢著海綿牆,想壓制劇烈的疼痛,只是旁人並不明白他為何有此舉動。在賽前試跨時,他跨了兩個欄就蹲下來,表情痛苦。劉翔退賽后一個人走進通道,在一個台階上靜靜地坐著,淚水慢慢濕潤了他的眼眶……

  北京奧運會上,中國選手創造了中國代表團有史以來最好的奧運成績,以51金21銀28銅的成績排名金牌榜首位。然而在出產49塊金牌的田徑項目中,中國隊沒能得到一塊金牌,劉翔在鳥巢賽道上一瘸一拐的孤獨背影,成為無數國人心中永遠的痛。

  成熟劉翔

  2009年8月8日,在北京奧運會開幕一周年之際,首個全國“全民健身日”在北京啟動。9月6日,國務院公布《全民健身條例》。中國開始了由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的艱難轉身。

  這一年的9月20日,闊別賽場398天的劉翔再次回到了他熟悉的跑道上。在復出之戰中,他以13秒15的成績獲得上海國際田徑黃金大獎賽亞軍。沖過終點的劉翔,以一種夸張的動作,幸福地癱倒在跑道上。盡管他只是亞軍,但這個亞軍,已經足夠讓此前擁有“全滿貫”頭銜的劉翔以及他忠實的擁躉們狂喜不已。

  398天裡,劉翔接受手術,經歷了漫長的康復、訓練、傷病反復、再康復、再訓練的艱難過程。自從1998年跟隨孫海平開始練習跨欄后,11年之間,劉翔從未有這麼長時間遠離賽場、遠離對手。

  從雅典奧運會的橫空出世,到北京奧運會的揮淚而別,再到隨后一年的治療蟄伏,過山車般大起大落的經歷,讓劉翔對人生有了新的感悟。2009年在上海莘庄基地訓練期間,劉翔在一次接受採訪時袒露心扉。

  “我覺得每個運動員都會受傷,都有低潮,起起伏伏這很正常,前幾年就是因為我比較順,一直還不錯,然后一下這樣,好像大家都難以接受。我自己還是挺接受得來的,覺得沒什麼,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我不會刻意強求自己怎麼樣,但我會努力去訓練,做到最好,不管結果怎麼樣,反正過程做好吧。以前和現在基本上差不多,只是經歷這個事情之后,我更能夠看清楚自己,看清楚將來。”回望過去一年,“翔飛人”感慨萬千。

  2011年,代表“中國力度”的李娜贏得法網女單冠軍,成為第一個捧起大滿貫賽事單打冠軍獎杯的亞洲人。代表著“中國高度”的姚明宣布結束運動生涯,正式退役。代表“中國速度”的劉翔則決定在這一年對自己的技術進行重大調整。

  進入2011賽季,劉翔開始嘗試改變此前一直使用的八步上欄技術,在第一個欄之前採用七步上欄。對於一個練習跨欄十幾年的選手來說,更改起跑慣用腳所帶來的影響幾乎是顛覆性的,為此劉翔甚至在穿褲子時都要強迫自己先伸左腳。在成功完成“七上八下”轉型后的首場比賽中,劉翔就跑出了13秒07的好成績,擊敗當時勢頭正勁的美國名將奧利弗,奪得2011國際田聯鑽石聯賽上海站冠軍。

  當然,劉翔的成熟並不僅僅停留在技術層面上。那一年的大邱世錦賽上,在決賽中本有很大機會奪冠的劉翔在最后兩個欄受到對手的干擾,影響了節奏,最終僅獲銀牌。遺憾面前,劉翔坦然。一句輕描淡寫的“人生就是這樣”,寫盡了他經歷過大喜與大悲之后的榮辱不驚。

(責編:溫靜、胡雪蓉)

體壇熱點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為民族復興創造良好人口環境(人民時評)
  2. 中共遼寧省委組織部公告
  3. 《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
  4. 全國政協委員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
  5. 人民網評:要始終堅持和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